首页> 中文学位 >南充市农业产业结构的分析与发展措施
【6h】

南充市农业产业结构的分析与发展措施

代理获取

摘要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南充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农业自然条件优越,为发展农业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是四川省重要的农产品产区之一。南充正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南充人民正努力把南充建成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着。2008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28363万元,其中,农业36.85%,林业2.13%、牧业56.69%、渔业3.31%、农林牧渔服务业1.02%。
   建市15年间,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占总产值的比率一直在下降,已经由1993年建市的56.11%下降到2008年的36.85%,分别为,第一个五年(1994-1998年)下降3.17%,第二个五年(1999-2003年)下降10.62%,而最近五年(2004-2008年)下降5.47%。随着农业比率的下降,牧业占总产值的比率上升,但是在第一个五年(1994-1998年)变化不大,一直在40%的线上下波动,第二个五年(1999-2003年)猛然增加8.08%,而最近五年(2004-2008年)增加6%。这说明,在1999年至2003年间,南充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革力度最大,这可能与1997年和2000年中央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政策和2001年中国加入WTO冲击的加速作用有关。林业、渔业比例过小仍是南充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不合理因素。纵观15年间,林业占总产值一直在1.6%-2.7%的范围内波动,这可能是由于南充市森林资源相对较匮乏等原因。渔业虽然占总产值比例也相对较小,但纵观15年渔业发展,所占总产值比例却一直处于上升趋势。
   本文探索了南充建市后15年间(1994-2008年)农业产业结构的变迁和进程,从南充农业和农村经济状况入手,对自然经济条件和农业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重点剖析农业产业结构的存留问题,针对南充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最后从狠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大资金运行与投入、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全面推进和落实各项政策、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等方面,提出了今后南充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化方案设计和对策措施,为解决南充的“三农”问题提供帮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