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用于诊断四种禽呼吸道疫病病毒可视化芯片的构建及初步应用
【6h】

用于诊断四种禽呼吸道疫病病毒可视化芯片的构建及初步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四种禽呼吸道疾病及其病原学特征

1.1 禽流感概述

1.2 新城疫概述

1.3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概述

1.4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概述

2.禽呼吸道疾病的常见诊断方法

2.1 病毒分离及电镜观察

2.2 免疫学诊断方法

2.3 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

3.传统基因芯片技术在鸡疫病检测方面的应用

3.1 基因表达谱分析

3.2 基因分型检测

3.3 疾病诊断

4 可视化芯片应用的研究进展

4.1 可视化基因芯片的研究原理

4.2 可视化芯片技术的应用研究

5.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AIV-NP重组质粒的构建及靶基因的复苏

1 材料

1.1 生物材料

1.2 主要试验仪器

1.3 主要试剂

2 方法

2.1 AIV的NP基因重组质粒的构建

2.2 靶基因的复苏及验证

3 结果与分析

3.1 AIV-NP基因PCR鉴定结果

3.2 AIV-NP基因重组质粒PCR鉴定结果

3.3 AIV-NP基因测序及同源性分析结果

3.4 靶基因复苏验证结果

4 讨论

4.1 靶基因的选择

4.2 靶基因长度的选择

4.3 靶基因的验证

5 小结

第三章 AIV-NDV-IBV-ILTV可视化芯片的构建及评价

1 材料

1.1 生物材料

1.2 主要试验仪器

1.3 芯片杂交材料与试剂

1.4 其他主要材料与试剂

1.5 临床样品

2 方法

2.1 寡核苷酸探针设计和合成

2.2 芯片的制备

2.3 不对称PCR引物浓度的优化

2.4 可视化芯片检测的步骤

2.5 可视化基因芯片的优化

2.6 AIV-NDV-IBV-ILTV可视化共检芯片有效性评价

3.2 探针基因重复喷样次数选择结果

3.3 寡核苷酸探针喷样浓度选择结果

3.4 AIV-NDV-IBV-ILTV可视化芯片杂交温度的优化结果

3.5 AIV-NDV-IBV-ILTV可视化芯片杂交时间优化结果

3.6 Streptavidin HRP Conjugate稀释倍数的优化结果

3.7 底物显色时间优化结果

3.8 AIV-NDV-IBV-ILTV可视化共检基因芯片的有效性

3.9 AIV-NDV-IBV-ILTV可视化共检基因芯片的特异性

3.10 AIV-NDV-IBV-ILTV可视化共检基因芯片的灵敏性

3.11 AIV-NDV-IBV-ILTV可视化共检基因芯片的保存期

3.12 AIV-NDV-IBV-ILTV可视化共检芯片的临床应用

4 讨论

4.1 关于不对称PCR技术的讨论

4.2 关于可视化芯片的条件优化的讨论

4.3 关于可视化芯片质量评价的讨论

4.4 关于可视化芯片临床应用的讨论

5 小结

研究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禽流感、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和传染性喉气管炎是鸡群常见的四种呼吸道疫病。它们的发病症状和剖解病理变化相似,病死率较高,给养鸡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对于四种疫病的鉴别诊断对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是在传统基因芯片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不对称PCR技术,将生物素标记的不对称PCR扩增产物与寡核苷酸芯片杂交,然后与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包被的链霉亲和素反应,用二氨基联苯胺(Diaminobenzidine,DAB)对该杂交体系显色后,阳性信号能够以肉眼可见的棕色斑点呈现。该研究建立的可视化寡核苷酸基因芯片技术可以对禽流感、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和鸡传染性喉气管炎进行同时鉴别诊断,为鸡呼吸道疫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了新的技术。
  1.AIV的NP基因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寡核苷酸探针的设计
  根据Genbank中收录的基因序列,对AIV的保守基因NP,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目的片段的长度为272 bp。以分离株H9为材料提取RNA,经反转录得到cDNA。然后以cDNA为模板,经PCR扩增获得NP基因扩增产物。将所获得的PCR产物经胶回收后与pMD19-T载体连接,然后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经PCR扩增和核酸序列测定鉴定,成功克隆出AIV-NP基因的重组质粒;同时成功复苏本实验室前期保存的NDV的F基因、IBV的N基因和ILTV的TK基因的冻干重组质粒菌。
  以AIV-NP、NDV-F、IBV-N和ILTV-TK靶基因核酸序列片段的正义链为模板,用Oligo7.0软件设计两条寡核昔酸探针,长度为40 bp左右,Tm值为80℃左右,探针经BLAST分析,确定各探针的特异性良好。
  2.AIV-NDV-IBV-ILTV共检可视化芯片的构建及条件优化
  基因芯片的制备:用微阵列芯片喷样系统晶芯(@)SmartArrayerTM16在尼龙膜上喷制芯片。喷制前先将尼龙膜在超纯水中浸泡30 min待干燥后,将寡核苷酸探针与点样缓冲液充分混合,调整探针到合适浓度后,将探针点制到芯片上,待探针完全固定后,在紫外灯下交联30 min,然后将制备好的芯片在4℃下密封保存。
  不对称PCR扩增技术:优化生物素标记的上游引物与未标记的下游引物的浓度比例,提高扩增的循环次数,控制模板浓度,用高浓度的琼脂糖凝胶在低电压条件下检测扩增的单链情况。结果表明,在反应体系中当生物素标记的上游引物与下游引物在10∶1时,所获单链产物最多。
  芯片制备与检测技术条件的优化:对芯片制备和芯片检测技术中的各项检测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喷样次数为1次;探针浓度为25μM;杂交时间为1 h;杂交温度为50℃;浓度为1.0mg/mL Streptavidin HRP Conjugate稀释2000倍;DAB显色时间为5 min时,芯片检测技术的结果最佳,确立了共检芯片技术检测的标准条件。
  3.AIV-NDV-IBV-ILTV可视化共检可视化芯片的质量评价
  本研究对构建的AIV-NDV-IBV-ILTV共检可视化芯片进行了特异性、敏感性和保存期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所构建的芯片特异性良好;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最低可检测出靶基因浓度为1.0×10-5μg/μl;随机抽取保存不同时间的3张芯片进行检测,结果该芯片在保存180 d时仍可检测;采用本研究所构建的可视化芯片技术和实验室常规的RT-PCR/PCR技术同时对采自川渝地区的96份临床组织样品进行检测,结果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符合率为100%。本研究构建的AIV-NDV-IBV-ILTV共检可视化芯片,为鸡病诊断提供了新的技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