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A、B股市场的价格发现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6h】

中国A、B股市场的价格发现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A、B股市场概况

1.3 文献回顾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价格发现研究的实证模型

2.1 向量自回归模型(VAR)

2.2 误差修正模型(VECM)

2.3 共同因子贡献法

2.4 信息份额模型

2.5 MIS模型

2.6 Kasa(1992)模型

第三章 价格发现的实证结果及分析

3.1 引言

3.2 样本数据及初步分析

3.3 单位根检验

3.4 A股、B股的领先-滞后关系

3.5 协整检验结果

3.6 VECM估计结果和分析

3.7 信息份额和共同因子权重模型估计结果

3.8 Kasa模型和MIS模型估计结果

3.9 价格发现的动态研究

第四章 影响价格发现的因素研究

4.1 引言

4.2 实证方法

4.3 实证结果及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结束语

5.1 全文总结与创新点

5.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 录

个人简历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同一个公司的股票,如果在不同的市场上交易,其价格发现效率可能存在差异。本文采用多种研究价格发现的方法对同时在我国A股和B股市场交易的股票的价格发现效率进行了研究,并且对影响价格发现的因素进行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首先,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表明,B股对境内投资者开放后,A、B股市场间的引导关系有所增强,且总体来讲,A、B股市场有紧密的信息联系。此外,对A、B股进行协整检验的结论证实了在B股对境内投资者开放之前,A股与B股市场存在严重的“市场分割”现象;在B股市场开放后,这种“市场分割”程度有所减弱。然后,对通过协整检验的样本进行误差修正模型估计,研究发现,在B股市场开放后,更多样本公司的B股价格会对偏离进行调整。通过比较A、B股市场调整系数绝对值的大小,发现B股市场对A、B股价格差异的调整幅度大于A股市场。
  其次,利用四种模型(共同因子贡献法、信息份额模型、MIS和Kasa模型)分别对A、B股的价格发现贡献进行定量研究。在B股市场开放前后,四种方法均得出A股市场处于信息主导地位的结论。然而,四种模型关于A股(B股)对价格发现贡献的动态变化的结论不一致:共同因子贡献法、信息份额方法和Kasa模型得到的结论是随着 B股市场对境内投资者的开放,A股市场对价格发现的贡献有所降低;而MIS模型得到与之相反的结论,即随着B股市场对境内投资者的开放,A股市场对价格发现的贡献有所上升。
  最后,利用多元横截面回归分析模型来分析究竟哪些因素影响A、B股市场的价格发现程度。实证结果表明,发行时间长度是影响A、B股价格发现的最为重要的因素;相对系统风险只与B股开放前A股(B股)的价格发现贡献有统计上显著的关系;交易量比例、相对换手率与开放后的A股(B股)的价格发现贡献有着显著影响。不论 B股开放前后,样本公司的非流通股比例与行业虚拟变量均无显著的影响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