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创意产业政策有效性评价研究
【6h】

我国创意产业政策有效性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附录目录

声明

第一章 前言

1.1我国创意产业政策动态

1.1.1国家创意产业扶持政策

1.1.2地方创意产业扶持政策

1.2提出问题

1.3研究界定

1.3.1产业政策有效性

1.3.2创意产业内涵

1.3.3创意产业政策

1.3.4创意产品生命周期

1.4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研究思路

1.4.2研究方法

1.5主要研究内容

1.6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研究动态

2.1创意产业的内涵

2.1.1国外创意产业的产生及内涵

2.1.2国内关于创意产业的认识

2.2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内容产业的关系研究

2.2.1国外观点

2.2.2国内观点

2.3创意产业的成长机理研究

2.3.1国外观点

2.3.2国内动态

2.4产业政策有效性研究

2.4.1定性描述研究

2.4.2定量分析研究

2.5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企业微观决策行为分析

3.1引言

3.2国外创意产业发展态势

3.3国内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3.3.1区域分布

3.3.2竞争格局

3.3.3市场规模

3.3.4市场占有率

3.3.5主要产品

3.4盈利模式评价

3.4.1国外动漫产业盈利模式评价

3.4.2国内动漫产业盈利模式评价

3.5制约国内动漫产业运营的主要因素分析

3.5.1供应链利益分配特殊

3.5.2自主研发能力弱

3.5.3产业链不完整

3.5.4知识产权保护不力

3.6企业微观决策行为分析

3.6.1模型框架和博弈均衡

3.6.2合并的时机和可能性

3.7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模糊灰色关联模型的我国创意产业政策有效性评价

4.1引言

4.2研究回顾

4.2.1产业政策有效性评价研究

4.2.2模糊白化灰色关联模型运用研究

4.3研究界定

4.3.1产业有效性评价标准

4.3.2创意产品生命周期划分

4.3.3价值增值测度

4.3.4政策可持续性问题

4.4创意产品不同成长期的价值增值评估研究

4.4.1研究假设

4.4.2层次分析法简介

4.5测度指标体系的设计

4.5.1基本原则

4.5.2测度指标体系分析与建立

4.5.3评价实施步骤

4.6我国创意产业政策有效性评价方法及运用研究

4.6.1模糊白化关联理论

4.6.2实证研究

4.7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我国创意产业上市公司业绩的政策有效性实证检验

5.1引言

5.2文献回顾

5.2.1业绩评价思想在西方国家的发展

5.2.2国外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方法

5.2.3国内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方法

5.2.4政府部门与企业业绩评价

5.2.5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方面的的探索

5.2.6小结

5.3主成分分析方法简介

5.4实证分析

5.4.1发展能力评价

5.4.2股东盈利能力评价

5.4.3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评价

5.5本章小结

第六章结束语

6.1全文总结与创新点

6.2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自2004年以来,我国政府为了扶持创意产业的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产业优惠政策,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到目前为止,我国创意产业政策经历了近5年的实践检验,其实施效果,即产业政策有效性问题,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国外产业政策实践表明,产业政策在弥补市场失灵、促进产业超常规发展、增进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与传统产业相比,创意产业十分特殊,兼有经济与文化双重属性,决定了创意产业成长的政策环境与产业激励机制更复杂。目前,在我国政府大力推进创意产业发展的宏观环境下,我国创意产业基础研究总体上落后于创意产业实践需求。关于我国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产业政策有效性,国内还缺乏研究。为此,以创意产业市场化、产业化为前提,运用模糊白化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主成分分析方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创意产业政策有效性予以定量评价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首先,从宏观角度,深入分析我国创意产业发展运营状况,得出了我国创意产业发展总体运行状况差的基本判断。针对目前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的客观情况,从微观角度,借助古诺模型对创意产业在竞争环境下企业合并决策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市场均衡的企业利润函数,并进一步构建了实物期权模型,论证在动态环境下,创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行为选择与决策方式。 其次,假定在创意产业生命周期内的创意产业政策不变,从动态角度构建了基于创意产业生命周期的政策有效性评价的模糊白化灰色关联模型。在此基础上,选择我国创意产业发展基础较好的北京、杭州、广州、上海、成都和深圳等地区进行问卷调查,获取了创意产业政策有效性评价的基本信息,然后运用模糊白化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我国创意产业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经验研究。结论显示:创意产业结构政策的有效性最好、其次是创意产业布局政策、第三是文化体制创新政策、第四是创意产业组织政策、第五是创意产业技术政策。 第三,产业政策有效性最直接的结果,表现在企业业绩的增长变化。我们选择创意企业上市公司,作为我国创意企业中的典型代表,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发展能力、盈利能力以及股东盈利能力三个维度,对2003年至2006年创意企业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动态变化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03年至2006年创意企业上市公司业绩增长趋势变化未表现出持续、稳定的增长态势。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程度上,目前我国创意产业政策的有效性比较差,对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还不明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