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科研团队内部协调机制及其实施效果的跨案例比较研究
【6h】

科研团队内部协调机制及其实施效果的跨案例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结构

1.4 研究贡献和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科研团队

2.2 团队协调理论

2.3 协调机制

2.4 协调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2.5 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方法

3.2 案例选择

3.3 案例处理说明

3.4 研究对象说明

第四章 案例介绍

4.1 CODE

4.2 MIRP

4.3 RIRP

4.4小结

第五章 案例对比分析

5.1 人员变动分析

5.2 论文发表分析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Fayol将管理活动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大职能。并指出协调就是使组织中的一切工作者协同配合,实现组织经营的顺利进行。而在任何组织中,如果协调不好,就容易出现很多问题。因此,Fayol认为有效的协调管理可以解决组织中一系列因为沟通不良而引发的问题。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关于协调如何在组织中实现的研究结果已经相当多。如五种主要的协调机制:计划和规则、对象和表述、角色、例行程序以及邻近性。然而这种依赖于机制描述协调的做法,本身就对建立普适协调理论框架的工作造成了不少挑战:首先,通过多种方法在跨学科的范围内对任务对象进行协调研究,这种研究本身就是一种协调的产物;其次,协调的研究结果往往是镶嵌在特定的情境之下的,不具备普适性;第三在于缺乏对协调发生方式的解释说明。因此,要想建立起科研团队中的协调理论框架就需要整合科研团队中的核心协调条件。
  科研团队最具本质的特征是其协同性。随着科学的发展,由于科研课题的综合性、复杂性和跨学科性越来越强,研究范围越来越大,个人根本不可能胜任一个科研项目的所有要求,只有依靠集体的协作才能完成研究工作。而科研人员一般是高学历拥有者,具有高度专业化的技能,不同专业的科研人员差异非常明显,需要进行协调;其次科研人员的自主意识较强,往往具有强烈的自信,忠诚于自己的事业和专业更胜过团队,因此个体的成就和团队的目标之间出现了偏离,需要进行协调;第三,科研人员往往具有创新精神,在研究过程中不喜欢受过多程序化管理约束,规章制度等客观规则的应用受到极大限制,需要依靠协调。综合来说,在科研团队中协调职能的作用非常重要,但受科研团队及团队成员本身特性的约束,运用单一的协调机制已经不能满足科研团队协调管理工作的需求,往往需要多种协调机制整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因此,本文认为可以从中分析归纳出关于科研团队协调管理的整合条件,并建立科研团队协调管理工作的整合框架。
  论文中选用了三个非常著名的科研项目作为分析素材,分别是:“组织设计的变化及其有效性研究计划”(Changes in Organizational Design and Effectiveness, CODE)、“明尼苏达创新研究计划”(The Minnesota Innovation Research Program, MIRP)和“突破性创新研究计划”(The Radical Innovation Research Program,RIRP)。并从这三个科研团队的结构以及团队中相匹配的协调机制组合出发,分析三种不同的协调机制组合方式下科研团队的参与人员变动情况以及论文发表情况,发现三个项目中参与人员的论文发表变动情况有非常明显的相互差异。因此,研究认为,对于科研团队来说,单纯的依靠计划和规则等协调机制已经难以给科研团队提供一种有效的协调管理,而应该从整合的视角出发,建立起关于协调管理的整合条件框架。并最终归纳出协调的三个整合条件:可问责性、可预测性和共识程度。权变的运用三种整合条件,让团队具备适宜的可问责性、可预测性和共识,将帮助科研团队取得良好的协调实施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