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空间叙事视阈下《纯真年代》中的爱情悲剧
【6h】

空间叙事视阈下《纯真年代》中的爱情悲剧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Literature Review

Chapter Two Spatial Narrative Theory

2.1 Physical Space

2.2 Social Space

2.3 Psychological Space

Chapter Three Physical Space and The Love Tragedy

3.1 Geographical Space--Old New York

3.2 Ellen's Dwelling

3.3 May's Brougham

3.4 The Art Museum

Chapter Four Social Space and The Love Tragedy

4.1 The Component Parts of Social Space

4.2 The Academy of Music

4.3 The van der Luydens' House

4.4 Newland Archer's House

Chapter Five Psychological Space and The Love Tragedy

5.1 Newland Archer's Surrender to Public Moral Ethics

5.2 Ellen Olenska's Choice between Sense and Sensibility

5.3 May's Strategies for Her Own Marriage

Chapter Six Conclusion

致谢

参考文献

Appendix

展开▼

摘要

《纯真年代》以老纽约的上层社会为背景,深入细致地刻画了老纽约特有的社会风俗习惯对个人所造成的压迫,揭示了在老纽约这个害怕丑闻甚于害怕疾病的强大的机器面前,任何违背其准则和规范的行为都终将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爱情悲剧是该小说的重要叙事母题。本文就这一悲剧为研究对象,结合作品的空间叙事特征,分析作品中的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心理空间如何参与爱情悲剧叙事,最后指出由于这三个空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男女主人公爱情悲剧产生的不可避免性。
  论文分为六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伊迪丝·华顿和她所取得的文学成就,并对《纯真年代》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做了阐述。第二章概述了空间叙事理论的源起和发展以及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叙事理论。第三章分析了物理空间和作品爱情悲剧的关系——地域空间如何以其独特的政治和经济特点对上流社会的人们产生影响;景观空间怎样为男女主人公由相爱到分开做了铺垫。第四章探讨了社会空间——歌剧院,范德卢顿府和纽兰·阿切尔的家怎样推动爱情悲剧的发展。第五章描写了心理空间和爱情悲剧的关系——男主人公屈服于公共伦理道德以及女主人公的自我牺牲是悲剧形成的个人心理因素。第六章得出结论——由于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心理空间的相互作用最终导致了爱情悲剧的产生,并指出了本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