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VEGF-C、VEGFR3在乳腺癌及癌周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转移的关系
【6h】

VEGF-C、VEGFR3在乳腺癌及癌周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转移的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英文缩写注释

声明

前言

试验材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2标本采集和石蜡切片的制备

3主要试剂

4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5对照设置

6结果判断

7统计学方法

参考文献

实验结果

1.CK19的表达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

2.VEGF-C的表达情况、分布特点及其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3.VEGFR-3的表达、定位及其与淋巴转移的关系

4.VEGFR-3的阳性表达与VEGF-C表达的相互关系

5.乳腺癌组织及癌周围组织VEGFR-3阳性脉管数量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6.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多因素相关分析

全文讨论

参考文献

总结

综述 VEGF-C及VEGFR3在乳腺癌淋巴转移中的作用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乳腺癌(breast carcinoma,BRC)早期转移的主要途径为淋巴道,癌细胞转移至淋巴结形成转移灶后可以造成局部组织的破坏,而且能够在淋巴结中隐匿,成为其他脏器转移的发源地。因此一旦出现淋巴结转移,将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探讨乳腺癌淋巴道转移的相关因素对有效抑制其远隔转移、判断预后及选择治疗方案均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0例病人乳腺癌组织及其癌周组织中VEGF-C和VEGFR3的表达,同时对其腋窝淋巴结行CK19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微转移情况。目的是研究VEGF-C、VEGFR3在乳腺癌组织及癌周组织中的表达分布定位情况;探讨VEGF-C、VEGFR3在乳腺癌新生淋巴管生成中所起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理;探索新生淋巴管在肿瘤淋巴道转移中所承担的角色及可能的作用机理;为临床判断乳腺癌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提供新的有效方法。 研究结果如下:乳腺癌70例,共检出微转移阳性淋巴结117枚,共有32例病人淋巴转移阳性,38例淋巴转移阴性。VEGF-C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8.6%(55/70),在癌周组织中的表达率为54.3%(38/7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VEGFR3阳性的脉管数在乳腺癌组织中为7.896±5.565,瘤周组织中为10.306±6.518,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VEGFR3的表达主要受乳腺癌细胞VEGF-C表达的明显影响,两者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66,P<0.05),随着肿瘤组织VEGF-C的表达程度增强,癌周及肿瘤间质的VEGFR3的表达率也随之增高,各组问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癌淋巴管主要定位于癌周组织及肿瘤间质内,癌巢内未发现成熟淋巴管。VEGF-C在乳腺癌组织内的阳性表达率淋巴结微转移阳性组为87.5%,在淋巴转移阴性组为71.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VEGFR3阳性脉管数在乳腺癌瘤周组织中淋巴转移阳性组为12.484±6.505,淋巴转移阴性组为8.471±6.01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癌新生淋巴管密度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以及肿瘤细胞CerbB-2的表达有相关性,而与肿瘤的病理类型、肿瘤细胞的雌孕激素受体以及病人的年龄(是否绝经)等因素无关。 结论:VEGF-C主要表达于乳腺癌组织肿瘤细胞中,而其受体VEGFR3则表达于乳腺癌间质和癌周组织的淋巴管内皮细胞;VEGF-C的表达与VEGFR3呈正相关;VEGF-C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及其受体在癌周组织的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的微转移密切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