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跨境环境损害责任法律问题研究
【6h】

跨境环境损害责任法律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导言:

第一章跨境环境损害责任概述

第二章跨境环境损害责任的传统责任形式——国家责任

第三章跨境环境损害责任之责任形式的新发展

第四章跨境环境损害责任制度的发展趋势及中国的对策

参考文献:

后记

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展开▼

摘要

随着各国交往的日益频繁,跨境环境损害问题日渐突出。甚至可以说,它每天都切实发生在全球各个地方,造成巨大的人身、财产和环境方面不可弥补的损失。于是跨境环境损害问题中的焦点就产生了:跨境环境损害事故最合理的责任追究方式为何?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希望通过对该领域现存的各种责任制度、各国实践的比较分析,得出一些对中国以后相关的环境立法有启示借鉴作用的建议。 本文除导言外共分为四章,计4万余字。第一章对跨境环境损害责任进行了简单的概述,明确了跨境环境损害、跨境环境损害责任等基础概念的定义。在这里概念定义的明确非常必要,因为国际法应在何种程度上禁止跨境环境损害,取决于损害定义的明确、损害标准的确立。另外,鉴于国际上对与国际环境损害责任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笔者在对各种观点总结归纳的基础上,给出了较为全面的定义:跨境环境损害责任是责任主体对其跨境环境损害所应承担的国际责任,这种责任的形式因责任主体的不同而不同。 第二章关注跨境环境损害责任的传统责任形式——国家责任。文章从传统国家责任制度出发,循序论及跨境环境损害中的国家责任的定义和特点,并对该项责任制度在解决跨境环境损害问题上的不足及存在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该章还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在解决跨境环境损害问题上国家责任形式新的发展趋向——国际法不加禁止的行为所产生的损害后果的国际责任。该新发展解决了传统的国家责任在该领域中的致命弱点:跨境环境行为多由国际法所不加禁止的危险活动所造成的,如果坚持传统国家责任的法律基础即行为的违法性,那么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国家责任在这块责任领域将无所作为。同时该章也理性的指出了国家责任形式新发展的缺陷:很多细节性的技术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等问题的存在限制了该制度充分发挥作用。 第三章介绍研究了解决跨境环境损害问题的一些新出现的责任形式。由于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使得同与跨境环境损害有关的国家责任相比较,国际法中与跨境环境损害有关的国际民事赔偿责任更为发达,所以本章首先介绍分析了跨境环境损害赔偿中民事赔偿责任制度的定义和特点,比较研究了各国国内法中关于这项制度的规定。在此基础上,笔者对该项责任制度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其次,笔者对建立在多边条约基础上的针对特定环境领域的责任制度——该领域中新近发展的一种责任形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最后,本章专节对《巴塞尔议定书》中关于解决跨境环境损害责任制度的新的发展——责任主体双轨制,一方面以实际加害人为主要的责任主体,并以严格责任相约束,另一方面,国家作为附带的责任主体为公约提供财务来源或基金,并且加入赔偿规范的签署承担国家责任项下的义务——进行了研究,并评析了该议定书相关规定的进步与不足之处。 第四章分析研究了跨境环境损害责任制度发展的新趋势即:国际民事赔偿制度的发展、关注专门环境问题责任制度的发展、程序责任和义务的日益注重强调等。同时,文章还分析了中国政府在跨境环境损害责任问题上的基本立场以及已经采取的相关举措。希望在分析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以及新出现的更为合理的责任形式的基础上,通过对比研究,对中国政府以后的立法和行动提供一点借鉴意见:首先要处理好全球主义和国家主义的问题;其次,鉴于环境损害的不可恢复性要注重建立有效的事前预防机制从根本上防止环境损害事件的发生;再次,要建立一套有实践操作性和强制执行力的环境法律体系,做到在解决国际性的环境损害问题时,即使没有相关的国际公约或惯例进行规定,中国处理这些问题时也能够做到有法可依。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