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35%TBSA烧伤早期口服高渗电解质葡萄糖液的实验研究
【6h】

35%TBSA烧伤早期口服高渗电解质葡萄糖液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词表

声明

前言

第一部分35%TBSA烧伤早期应用高渗电解质葡萄糖液肠内补液的实验研究

材料与方法

一、主要试剂

二、主要仪器

三、动物模型的制备和分组

四、复苏液的配制

五、检测指标

六、统计学处理

结果

一、血流动力学

二、血容量(PV)

三、血常规及肝肾功电解质

四、血浆渗透压(OPP)

五、肠黏膜血流量(IBF)

六、肠黏膜对氯化钠葡萄糖溶液的吸收功能

七、肠黏膜钠钾Na+-K+-ATP酶活性

八、氧供量(DO2)、氧耗量(VO2)

九、血浆二胺氧化酶(DAO)

十、血浆超氧化物岐化酶(SOD)

十一、各脏器组织病理改变

讨论

一、研究背景

二、采用肠道补充HEGS对犬烧伤早期肠道吸收和屏障功能的影响

三、采用肠道补充HEGS对犬烧伤休克的复苏疗效

第二部分35%TBSA烧伤早期应用高渗电解质葡萄糖液胃内补液的实验研究

材料与方法

一、主要试剂

二、主要仪器

三、动物模型的制备和分组

四、复苏液的配制

五、检测指标

六、统计学处理

结果

一、血流动力学

二、血容量(PV)

三、血常规及肝肾功电解质

四、血浆渗透压(OPP)

五、肠黏膜对氯化钠葡萄糖溶液的吸收效率

六、肠黏膜血流量

七、胃排空(GE)

八、胃动素(MTL)的变化

讨论

一、研究背景

二、正常机体胃排空的机理

三、胃排空功能的检测方法

四、烧伤后胃排空的变化

五、莫沙比利对烧伤后胃排空的影响

六、高渗盐糖口服溶液在烧伤早期抗休克效果评价

七、烧伤早期口服高渗电解质葡萄糖液复苏还需解决的问题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战时烧伤休克早期液体复苏中的研究进展

照片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在战场或突发灾难现场对大批量烧伤休克伤员进行早期救治时,往往缺乏足够的液体和完善的无菌输液条件进行静脉液体复苏,而严重影响了批量烧伤的救治存活率。国内外的研究均证明,对于30~40%TBSA烧伤,口服补液能够暂时替代静脉补液,达到烧伤早期抗休克的目的。即便如此,口服补液仍需要大量的液体,难于携带。我们拟采用口服途径给予高渗电解质-葡萄糖液,观察烧伤后胃肠道排空和吸收功能改变,以及对血液动力学指标和脏器功能的影响,为临床烧伤休克口服补液复苏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实验一:采用成年雄性Beagle犬30只,用凝固汽油燃烧30秒造成颈背部、双臀,面积约35%TBSAⅢ°烧伤,随机分为五组,(1)烧伤不补液组:不给予液体;(2)肠内补高渗液组:肠内输入1.8%高渗电解质葡萄糖液,24h补液量为2ml/kg·l%TBSA,前8h输入一半;(3)静脉补高渗液组:静脉输入1.8%高渗电解质葡萄糖液,补液速度同肠内补高渗液组;(4)肠内补等渗液组:肠内输入等渗电解质葡萄糖液,24h补液量为4ml/kg·l%TBSA,前8h输入一半;(5)静脉补等渗液组:通过静脉输入等渗电解质葡萄糖液,补液速度同肠内补等渗液组。于烧伤前、烧伤后0.5h、1h、2h、3h、4h、6h、8h、24h通过PICCO心肺容量监护仪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于各个时间点抽血检测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和血气;分别通过吲哚菁绿法和酚红法测量血浆容量及胃肠道对电解质葡萄糖中水分和电解质吸收速率的变化;测定各个时间点肠黏膜血流量;检测血中DAO和SOD的活性;24h后放血法处死犬,测定肠黏膜Na+-K+-ATP酶的活性。 实验二:采用成年雄性Beagle犬18只,均造成背部35%TBSAⅢ°烧伤,随机化分为三组,(1)胃内补高渗液组:胃内输入1.8%高渗电解质葡萄糖溶液,24h补液量:2ml/kg·l%TBSA,前8h输入一半;(2)胃内莫沙比利组:静脉输入1.8%高渗电解质.葡萄糖液+莫沙比利,补液速度同胃内补高渗液组,同时胃管内注入莫沙比利(0.25mg/kg·h);(3)静脉补高渗液组:静脉输入1.8%高渗电解质.葡萄糖液,补液速度同胃内补高渗液组。采用ECT测定胃内残余锝99m-二乙烯三胺五乙酸(99mTc-DTPA)放射性活性度的方法测量犬烧伤前后及加入莫沙比利后胃排空率;于烧伤前和烧伤后0.5h、1h、2h、3h、4h、6h、8h、24h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浆容量的变化;抽血检测血常规、血电解质及肝肾功能;测定肠道对电解质葡萄糖液中水分和电解质的吸收速率;测定各个时间点肠黏膜血流量和血中胃动素的活性;24h后放血法处死犬。 结果: 一、35%TBSA烧伤早期肠内补液的研究。35%TBSA烧伤后各组心排量均明显降低,四补液组均逐渐回升,高于不补液组(P<0.01);烧伤后各组MAP均先升高后降低,四补液组均高于不补液组(P<0.01);伤后各组外周血管阻力、胸腔外肺水和肺渗透指数均升高,两补高渗液组伤后1h后逐渐回落,低于两补等渗液组和不补液组(P<0.01);两补高渗液组于伤后左心室最大收缩力及胸腔内血容量均高于其他三组(P<0.01)。四补液组于烧伤后血容量、肠粘膜血流和氧供量均逐渐回升,高于不补液组(P<0.01)。两补高渗液组血浆钠离子、血浆渗透压、氧耗量和血中SOD活性均高于其他三组(P<0.01)。肠内补高渗液组伤后24h肠黏膜Na+-K+-ATP酶的活性低于两静脉补液组,高于肠内补等渗液组和不补液组(P<0.01)。烧伤后肠黏膜对水和钠离子的吸收率明显下降,6h后恢复稳定,肠内补高渗液组对水份的吸收速率低于肠内补等渗液组(P<0.05),对钠离子的吸收速率则高于肠内补等渗液组(P<0.05)。两肠内补液组伤后血中DAO的活性均低于不复苏组(P<0.01)。 二、35%TBSA烧伤早期胃内补液的研究。烧伤前,莫沙比利组胃排空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烧伤后胃内补高渗液组胃排空速率明显低于烧伤前和胃内莫沙比利组(P<0.01),胃内莫沙比利组的胃排空于烧伤前后无差异(P>0.05)。胃内不高渗液+莫沙比利组伤后血中胃动素活性高于胃内补高渗液组、静脉补高渗液组(P<0.01)。胃内补高渗液两组烧伤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血容量、红细胞压积、肠黏膜血流量、血浆钠离子浓度和血浆渗透压的水平于烧伤后1~2h低于静脉补高渗液组(P<0.01),烧伤6h后,胃内补高渗液组上述指标与静脉补高渗液组无差异(P>0.05),胃内莫沙比利组于伤后2h后与静脉补高渗液组无差异(P>0.05)。胃内补高渗液两组肠黏膜对水份和钠离子的吸收速率无差异(P>0.05)。 结论:1.35%TBSA烧伤后小肠对等渗和高渗电解质葡萄糖液吸收显著降低,伤后6h后逐渐恢复。2.35%TBSA烧伤早期肠内补充高渗电解质葡萄糖液可以减少补液量、改善血管通透性、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全身血管阻力、增加组织血供,减少氧自由基生成,达到与静脉补充高渗电解质葡萄糖液相似的复苏效果。3.35%TBSA烧伤后肠内补充高渗电解质葡萄糖溶液可以达到肠内补充等渗电解质葡萄糖溶液相似的复苏效果,提高肠黏膜血流量,降低血中DAO的活性,保护胃肠道。4.35%TBSA烧伤后胃排空速率及胃动素水平显著降低,莫沙比利可以提高胃动素水平,加速胃排空,35%烧伤早期胃内补充1.8%电解质葡萄糖液+莫沙比利在有效减少补液量的同时取得较好的抗休克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