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白头翁治疗日本血吸虫病的物质基础及制剂学的初步研究
【6h】

白头翁治疗日本血吸虫病的物质基础及制剂学的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1 选题依据

2 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第一章白头翁皂苷类成分初步抗血吸虫构效关系规律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3 本章小结

第二章白头翁皂苷提取物体内外抗血吸虫作用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白头翁皂苷在体肠吸收特性的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白头翁皂苷制剂学初步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3 本章小结

第五章白头翁皂苷制剂抗血吸虫药效学研究

1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3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1. 结论

2. 讨论

3. 创新点

4.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致谢

综述: 吡喹酮制剂发展和应用的研究进展

综述: 含白头翁方剂的应用及配伍规律的文献研究

后置部分: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血吸虫病是一种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但临床上仅有吡喹酮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这与繁重的血吸虫病防治需求不相适应。
  本文前期研究表明白头翁对血吸虫有一定的杀灭作用,但物质基础,作用机制不明,严重限制其作为抗血吸虫病新药的开发和利用。因此本文探索用“组分中药”理论指导白头翁皂苷提取物治疗血吸虫病的中药新药研究,通过对白头翁皂苷抗血吸虫的构效、毒效关系研究,筛选出抗血吸虫的物质基础及各组分间的优化配比。并通过皂苷的吸收情况及吸收机理研究,以提高生物利用度为目标,研制出治疗血吸虫病安全有效的中药制剂。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1.白头翁皂苷类成分初步构效关系的研究
  在初步总结皂苷类成分苷元的结构类型、取代基的种类及位置、糖链长度、组成、苷化位置、糖与苷元及糖的连接方式及顺序等的基础上,通过药物体外抗血吸虫效应及对哺乳动物细胞毒性的研究,分析总结皂苷结构与杀虫效应、细胞毒性之间的关系。
  结果显示,①白头翁皂苷苷元 C-28位的羧基游离对于皂苷的抗血吸虫活性至关重要。②苷元C-3位所连糖链的糖基个数以及连接顺序对皂苷的抗血吸虫活性有一定的影响。③具有相同糖链的皂苷其活性顺序为:齐墩果酸苷元>常春藤皂苷元。
  通过体外筛选出BP-SJ-7、BP-SJ-3、BP-SJ-9、BP-SJ-10四个皂苷对血吸虫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作用后虫体肿胀僵硬、体表透明度下降,表皮溃烂,肠腔破损。
  经等辐射分析法得出,其他成分与BP-SJ-9配合作用后显示出较强的协同作用。
  2.白头翁皂苷提取物体内外抗血吸虫作用的研究
  在明确提取物物质基础的前提下,以体内外杀虫活性为指标,筛选不同配比组成的白头翁皂苷提取物,结果BTW3提取物与其他提取物相比对血吸虫活性有显著差异。
  并通过BTW3提取物体外对血吸虫成虫、童虫及吡喹酮压力下的虫体的作用以及体内研究,明确其杀虫作用及特点。
  结果显示药物体内外对血吸虫的杀灭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体外临界杀虫浓度分别为:雄性成虫24μg/mL,雌性成虫32μg/mL,童虫32μg/mL,吡喹酮压力下的虫体48μg/mL。在40倍镜下观察,虫体明显收缩、扭曲,体表肿胀,100倍镜下体表肿胀明显,组织分布疏松,肠管明显肿胀弯曲且分布混乱;超微结构显示皮层褶嵴消失,融合成条索或片块状,其上感觉乳突肿大、变形、破溃而丢失,抱雌沟内壁体棘、凹陷等基本结构破坏消失,融合皱缩形成条索状物或模糊一片,乳突肿大、变形、破溃而丢失。
  体内最佳有效杀虫剂量:成虫、童虫均为为400mg/kg。
  以400mg/kg口服给药,对1、3、7、14、21、28、35天虫龄的减虫率达到65%以上,但对不同发育期虫体的减虫率没有显著性差异。
  以400mg/kg口服给药,药物对不同时间虫体的体表组织及抱雌沟损伤作用较明显,第1d观察发现:皮层褶嵴消失,融合成条索或片块状,其上感觉乳突肿大、变形、破溃而丢失,抱雌沟内壁,体棘、凹陷等基本结构破坏消失,融合皱缩形成条索状物或模糊一片,乳突肿大、变形、破溃而丢失,随着时间的延长(第3d、7d观察)虫体体表及抱雌沟变化不明显。
  3.白头翁皂苷在体肠吸收特性的研究
  以白头翁皂苷抗血吸虫活性成分为指标,建立了白头翁皂苷在体肠吸收模型。通过比较研究2种白头翁皂苷组成的吸收情况,不同剂量组、不同小肠区段的的吸收参数,以及P-糖蛋白抑制剂对其吸收的影响,结果2种白头翁皂苷提取物各成分的吸收存在明显差异,各成分间或提取物中其他成分可能存在促吸收的物质;白头翁皂苷5种抗血吸虫活性成分吸收情况中等,在各肠段的吸收没有显著性差异;白头翁皂苷B3、B10、B11具有吸收饱和的现象,白头翁皂苷BD、B7为被动扩散;加入P-糖蛋白抑制剂维拉帕米及P-糖蛋白底物地高辛后,各成分的吸收速率有显著提高,预测白头翁皂苷五种主要成分可能是P-糖蛋白底物。
  4.白头翁皂苷提取物制剂的初步筛选
  提取物原料的基本物理化学性决定制剂的剂型设计,本文对白头翁皂苷提取物的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白头翁皂苷提取物显弱酸性,在弱碱性环境中溶解能力最强;在各溶媒中各成分溶解能力的大小依次为:B7>B3>B10>B11>BD;油水分配系数很小,亲脂性较弱,亲水性强;在12h内胃酶、胰酶环境中稳定,在高温、强光照射下稳定,吸湿性较强。
  根据肠吸收特性及理化性质结果初步设计为环糊精包含物、乳剂、微粉硅胶吸附剂,以对童虫、成虫的作用为指标进行筛选,结果微粉硅胶吸附剂毒性较低,且在300mg/kg口服给药对血吸虫的减虫率达到70%左右。
  5.白头翁皂苷微粉硅胶吸附剂的药效学研究
  对白头翁皂苷微粉硅胶吸附剂进行药效学实验,结果300mg/kg口服给药对不同发育期的血吸虫体内减虫率达到65%,但不同发育期间的减虫率没有显著性差异;不同技术联合使用后对血吸虫的减虫率也没有显著提高,说明白头翁皂苷微粉硅胶吸附剂对血吸虫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仍需进一步研究提高其抗血吸虫药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