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上海近代老大楼的保护与再生——以滇池路119号为例
【6h】

上海近代老大楼的保护与再生——以滇池路119号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同济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彩图

前言

一、建筑特征及其变迁

1.建筑关联域

1.1近代上海老大楼的基本类型

1.2外滩地段的红砖老大楼

1.3单体“取样”的意义

2.建筑概况与基本特征

2.1建筑位置

2.2建造年代与设计者

2.3空间类型

2.4建筑风格

3.历史变迁

3.1功能的演变

3.2形态的改变

二、建筑的价值评估

1.现行标准

2.价值分析

2.1历史价值

2.2建筑价值

2.3再利用价值

三、现状和问题

1.大楼现状

1.1建筑形态

1.2使用功能

1.3居者评价

2.问题和隐患

2.1使用窘况

2.2损毁老化

2.3安全隐患

3.基本问题总结

四、建筑保护和再生对策

1.保护和再利用的背景——必要性分析

2.保护和再利用的前景——可行性分析

3.保护和再利用的构想

3.1原则和目标

3.2类似实例的评介

3.3方法与策略的探索

结语

附录

图表索引

参考文献

附图

后记

展开▼

摘要

近代老大楼作为上海都市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上海近代历史街区的主要面貌,是上海近代城市发展的见证.这些上海近代老大楼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应照不同的功能属性,形成了不同的类型和风格,在外滩等原租界地带尤为集中.本文以南京路外滩段的近代老大楼--滇池路119号为例,分析了建筑的历史变迁和现存状态,尤其是目前的生活形态,揭示了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从建筑的区位环境、外观风格和空间类型等方面入手,发掘其潜在的历史价值、建筑价值和再利用价值,提出保护和更新的必要性,并进行可行性策略的构想.文章以该大楼为典型,力图以个案研究反映共性问题,辐射周边街区和同类地段内的上海近代老大楼,寻求对老大楼保护和再生问题的合理对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