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德两套初级中学物理教材的比较研究
【6h】

中德两套初级中学物理教材的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引言

1.1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研究目标、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物理教材比较研究的理论基础

2.1初中生的认知特点

2.2物理教材比较的意义

2.3两国初中物理教材的特点

第三章 中德初级中学物理教材具体内容的分析比较

3.1中德教材结构体系的比较

3.2具体内容比较

3.3例题和习题比较

3.4版面设计比较

3.5两套教材内容的论述方式比较

第四章 两教材比较的结论

4.1两教材优缺点的比较

4.2 KPK教材对我国教材编写的启示

4.3德国KPK教材对我国物理教学的启示

第五章 反思和建议

5.1反思

5.2建议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物理学是探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而作为体现物理学与社会、经济和文化联系的载体—物理课程肩负着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物理课程是按教学目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有计划地选取物理学的内容编制而成。但不同的国家教材内容选取和编制的特点不同。本文通过比较中国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与德国卡尔斯鲁厄初级中学物理教材(简称KPK教材)的结构体系、内容设置和叙述方式等的异同,以期借鉴吸收德国KPK教材新的编写理念和风格,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初中物理教材的编写提供一点建议。KPK教材采用全新的流体模型构建课程结构,剔除了力和功的概念,添加许多新的内容,包括化学与信息技术等跨学科的内容。它用一种新的实验和推理方式讲述与我国教材相同的内容,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让人在震惊之余又不得不接受其说法。另外,KPK教材的创新内容和创造力的发挥处处可见,让人受益匪浅。作为知识载体的教材编写不应该是简单地列举挪用已有的科学成果构成一部简缩的物理学史,而应借用已有的科学结论,利用现代技术和新的手法重新演绎科学规律或现象,KPK教材就是这样做的。它利用相同的流体结构讲述力学、热学、电学等不同物理规律,为学生开辟了一条通向相同目的地的捷径,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节约了学生反复学习同一规律的时间。它甚至把这一规律延伸到了化学领域,为化学也提供了一条新的思维模式和编写方法。而我国教材是传统的教学内容,只是简单地根据内容的难易程度调整了一下物理学发展的顺序。如先介绍声学、光学等简单的现象,然后才是粗象的电与磁和力学内容。其内容展示方法相对德国教材也比较简单,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活动或探究实验总结归纳相关的物理现象和规律,没有KPK教材详细的脚手架构建和推理过程。因此,我国教材在没有实验器材和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学生是很难真正理解其物理规律的。而KPK教材学生却可以根据其实验设计和推理过程,在没有教师指导和亲自实验的情况下也能理解其内容介绍。特别是其生动形象的图片展示,为学生理解复杂抽象的理论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不亚于直观的实验现象观察。所以,KPK教材是很值得推荐的一套教材,值得我国教材编写者和教师阅读比较,以借鉴吸收其优点促进我国教材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笔者在本文中已以先阅者的身份通过论文形式详细介绍了两国教材的异同,以期唤起更多读者的注意,并为大家提供一点粗浅的见解,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