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陕西省青少年竞技跆拳道开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6h】

陕西省青少年竞技跆拳道开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关于竞技体育后备力量建设的研究

2.2.2 关于跆拳道发展现状的研究

2.2.3 跆拳道生理生化、生物力学方面的研究

2.2.4 跆拳道运动的心理研究

2.2.5 跆拳道运动员损伤和选材方面的研究

2.2 国外研究现状

3.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访谈法

3.2.4 数理统计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陕西省青少年竞技跆拳道项目一般现状研究

4.1.1 培养模式

4.1.2 生源情况

4.2 陕西省青少年竞技跆拳道项目人力资源现状研究

4.2.1 运动员队伍

4.2.2 教练员队伍现状分析

4.2.3 科研人员

4.3 陕西省青少年竞技跆拳道项目竞赛现状研究

4.3.1 训练模式现状研究

4.3.2 训练体制现状研究

4.3.3 运动员训练时间现状分析

4.3.4 运动员选材现状分析

4.3.5 竞赛体制的现状分析

4.3.6 竞赛现状分析

4.4 组织管理现状研究

4.4.1 组织机构

4.4.2 管理形式

4.5 陕西省青少年竞技跆拳道项目训练保障条件现状研究

4.5.1 训练经费情况

4.5.2 训练硬件条件

4.5.3 医务监督

5 陕西省青少年竞技跆拳道项目发展对策

5.1 借鉴先进培养模式,建立和谐人才输送机制

5.2 完善人力资源队伍建设

5.3 完善竞赛体制,增加比赛次数

5.4 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5.5 加大经费投入,拓宽经费渠道,提高保障条件

6 结论与建议

6.1 陕西省青少年竞技跆拳道开展现状的一般现状

6.2 陕西省青少年竞技跆拳道人力资源

6.3 陕西省青少年竞技跆拳道训练竞赛

6.4 组织管理

6.5 训练保障条件

致谢

参考文献

9 附件

10 承诺书

展开▼

摘要

竞技跆拳道作为一项新兴的现代体育项目,自1988年和1992年,该竞技运动作为表演项目登上奥运会的大舞台发展至今已世界范围内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我国于1992年开始开展跆拳道运动,经过几年的努力就在2004年的悉尼奥运会取得了金牌,在之后的2008北京奥运会、2010青奥会、亚运会中,我国代表队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极大的推动了竞技跆拳道项目在我国的迅猛发展。 陕西省自1993年开展跆拳道项目以来,也曾是中国竞技跆拳道队的中坚力量。1997年全国锦标赛上,西安体育学院跆拳道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我省以发展的眼光看到了跆拳道项目的潜在优势,由原陕西省体委与西安体育学院强强联手,共同建设发展陕西省跆拳道队伍。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较好的训练环境下,我省竞技跆拳道得到了迅猛的发展。1996年至1994年我省在全国大赛中共获40多枚奖牌,为我国培养出了刘少辉、张伟永、申旭、李东华等一大批优秀运动员。但2004年后,陕西队成绩开始下滑,逐渐失去了在全国的领先地位。我省想要保持竞技跆拳道项目的领先地位,重中之重便是保持整个队伍梯队建设的合理性,科学性。跆拳道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问题是制约整个跆拳道发展和跆拳道竞技水平继续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有加强陕西省竞技跆拳道后备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其质量,解决好培养过程中的出现的不足,才能保证我省竞技跆拳道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以参加2013年陕西省青少年跆拳道锦标赛的全省10个地市的300余名运动员、教练员和相关管理人员为调查对象,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陕西省青少年竞技跆拳道运动的开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究的内容主要包括陕西省青少年竞技跆拳道项目一般现状研究(整体办学模式、生源情况)、陕西省青少年竞技跆拳道项目人力资源现状研究、陕西省青少年竞技跆拳道训练竞赛现状研究、组织管理现状研究、训练保障条件状研究。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青少年竞技跆拳道办学模式没有吸引力,运动员没有好的出路和保障,业余体校出现持续萎缩现象,生源情况不容乐观;运动员训练比赛经验欠缺,“学训矛盾”依然存在;教练员学历含金量低,职称机构不合理,科学选材好训练能力差;没有专门的科研人员;训练竞赛体制落后,组织管理缺乏科学性;训练经费来源单一,训练场地器材陈旧、匮乏;没有专门的医务监督。 针对以上问题,我省应科学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办学模式,为运动员提供可靠的保障体系,制定出完善的训练管理机制;各部门紧密合作,加大教练员培训力度,提高教练员科学训练和选材能力。政府加大后勤保障力度的同时,办学单位也应转变思路,拓宽经费渠道,提高自身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