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上海市青少年道德判断能力测验的修订及常模制定
【6h】

上海市青少年道德判断能力测验的修订及常模制定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前言

1.问题提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研究内容

2.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1.道德判断能力的定义

2.道德判断能力的理论研究

2.1 道德认知理论

2.2 道德判断的类型理论

2.3 艾森伯格的亲社会道德理论

2.4 女性主义视角下道德判断能力理论研究

2.5 道德判断的社会直觉模型

2.6 道德判断的五基准理论

2.7 社会认知领域理论关于道德判断能力的研究

2.8 社会学习理论关于青少年道德判断能力的研究

3.道德判断能力的研究方法

3.1 对偶故事法

3.2 两难故事法

3.3 莱斯特的确定问题测验(DIT)

3.4 明尼苏达道德研究小组编制的DIT-2

3.5 道德判断测验(MJT)

4 关于道德判断能力的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过程

1.道德判断能力测验修订版的理论建构

2.研究方法

3.道德判断能力测验修订版的建构

4.青少年道德判断能力测验修订版项目库的建立

4.1 建立方法

4.2 问卷设计的模式

4.3 项目编写的原则

4.4 项目库的形成

4.5 测验结构示范

5.预测

5.1 样本选择

5.2 施测方法

5.3 问卷项目的筛选

6.正式施测

6.1 被试的选取

6.2 施测方法

6.3 测验评分

6.4 常模形式

6.5 测验的测量学指标

6.6 预测、实测结果修正

7.建立区域性常模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1.关于道德判断量表修订的各项指标的讨论

1.1 本量表的编制策略

1.2 本量表的结构和内容

1.3 本量表的信度考察

1.4 本量表的内容效度考察

1.5 实证效度的考察

1.6 其它各项指标的讨论

2.关于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

2.1 道德判断能力的影响因素

2.2 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

第五章 总结与反思

1.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2.未来研究展望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上世纪90年代初在李伯黍教授领导下,上海师范大学顾海根教授等青少年道德工作小组成员开始了历时三年的道德判断能力测验的研究,并最终形成上海市青少年道德判断能力测验,这一测验在多次实践研究中达到很好的效果。
   二十年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青少年面临的社会形势发生巨大变化,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状况也与以往不同,当代社会道德判断的标准也需要重新衡量,伴随着测量学手段的进步,因此需要修订道德判断能力测验,本研究应运而生。
   本研究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文献分析、开放式问卷、深度访谈等测量手段,修订道德判断能力测验的中的道德两难故事故事内容和选项设置。并通过对量表的预测试,完善量表的各项指标,最终形成上海地区中学生道德判断能力测验修订版。通过对上海地区五所中学1400名中学生的抽样调查,验证了该测验的信度、效度等测量学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上海地区中学生道德判断能力测验的常模。
   结果表明:
   1.道德判断能力测验修订版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2.青少年道德判断能力不存在性别差异、学业能力差异。
   3.道德判断能力遵循发展规律,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发展。
   4.在量表编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区域性年级常模,为上海地区中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测评提供了一个可供参照的依据。
   5.青少年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各方面综合努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