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清律例》中宗教性的体现
【6h】

《大清律例》中宗教性的体现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

1、从宏观上研究了法律与宗教的关系

2、研究了具体某一个宗教与法律的关系

(三)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2、跨学科研究法

(四)基本思路和创新

1、论文基本思路

2、论文创新

第二章 儒教与《大清律例》

(一)儒教是否为宗教

1、学术界关于儒教是否为宗教的争论

2、“儒教是教”之我见

3、“儒教”与礼

4、“儒教”与中国古代社会

(二)儒教与法律指导思想

(三)儒教在《大清律例》中的体现

1、祭祀在《大清律例》中的体现

2、“孝道”在《大清律例》中的体现

(四)儒教与司法制度

第三章 佛教对《大清律例》的渗透

(一)佛教的基本概况

(二)佛教在中国的发展

1、汉传佛教

2、藏传佛教

3、南传佛教

(三)佛教戒律的发展与沿革

1、佛教戒律的基本介绍

2、佛教戒律在中国的传播

(四)佛教对《大清律例》的渗透

1、佛教戒律与法律的互动

2、佛教“五戒”对《大清律例》的影响

3、佛教“十恶戒’’与《大清律例》“十恶”之罪

4、“十斋日”与《大清律例》禁刑之规定

(五)《大清律例》对佛教的管理

1、确立僧道的法律地位

2、禁止僧道私创庵院及私入道

3、禁止僧道娶妻及僧道犯奸

4、僧道须拜父母

5、禁止异术邪道

6、其他涉及僧道管理的条例

(六)总结

第四章 道教对《大清律例》的渗透

(一)道教基本概述

(二)道教在中国古代的发展

(三)道教戒律在中国的发展与沿革

1、道教戒律概述

2、道教戒律的沿革和发展

(四)道教戒律对《大清律例》的渗透

1、道教戒律与法律

2、道教“老君五戒”对《大清律例》的影响

3、道教“十恶戒”与《大清律例》“十恶罪”

4、“十直斋日”与禁止刑罚执行

5、“三元日”与不理刑名

(五)《大清律例》对道教的管理

(六)小结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儒、道、释三教,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儒教作为中国古代的“国家宗教”,深刻影响着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法律作为文化的一个分支,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儒教的影响。《唐律》可谓中国古代法律的集大成者,其“一准乎礼”使律文充满了礼的色彩,而礼正是儒教的清规戒律。《唐律》使律典和礼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一直持续到清朝。《大清律例》以《唐律》为蓝本,其内容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儒教的影响。本文在第二章将从立法和司法两个部分深刻探讨儒教对《大清律例》的渗透。
   佛教是外来宗教,在东汉时由印度传入中国,从最初的被排斥、被边缘化到后来与中国文化相融合,成为中国古代文化一部分。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佛教对中国的文化、艺术、建筑等均产生了突出的影响,法律也自不例外。本文第三章通过对佛教“五戒”、“十戒”等戒律以及佛教“十斋日”的介绍,说明它与《大清律例》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体现在佛教对《大清律例》的渗透方面。本章还会以一部分内容描述清律对佛教的管理。通过对本章的阐述,笔者意在形成这样一个结论:尽管儒教作为主流对中国古代法律的影响突出,但这并不意味着佛教对中国古代法律不产生重要的影响。佛教对中国古代法律的影响确实是存在的,并非一种偶然,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某些方面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文的第四章主要阐述的是道教对《大清律例》的渗透和影响。道教作为中国本土宗教,随着时间的推移,道教内部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内容丰富的道教戒律,这些对丰富中国古代文化有着功不可没的功劳。道教戒律对《大清律例》的制定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如果忽视道教对中国古代法律的影响,忽视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贡献,我们就很难看到中国文化的完整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