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都市文化视角下的沪剧与近代上海社会
【6h】

都市文化视角下的沪剧与近代上海社会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学术史回顾

三、理论方法与资料来源

四、思路与框架

第一章 从乡村到都市——沪剧发展概述

第一节 沪剧的早期发展

一 乡间小曲——沪剧的早期形式“花鼓戏”

二 初入都市——“花鼓戏”易名为“本滩”

第二节 沪剧的“都市化”进程

一 欲登大雅之堂——“本滩’’改称“申曲”

二 都市戏曲的最终成型——“西装旗袍戏”与“沪剧”

第二章 都市人群与沪剧的关系

第一节 新剧编导的加盟与沪剧的转型

一 从“说书先生”到“三顶小帽子”

二 新编剧目与沪剧的发展

第二节 市民观众与沪剧的互动

一 市民观众与沪剧发展

二 沪剧演员对观众的影响

第三章 都市社会发展与沪剧变迁

第一节 都市的近代化发展与沪剧繁荣

一 报刊媒介对沪剧的传播

二 新式剧场及“空中剧场”与沪剧的发展

第二节 都市文化的发展与沪剧繁荣

一 上海社会时尚对沪剧发展的影响

二 文化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

结语

附录 1942年文滨剧团上演新剧剧目本事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沪剧原为上海城郊的田头山歌小调,原称“本滩”。1920年,著名艺人邵文滨等将“本滩”改名为“申曲”,取申城之曲之意。20世纪20年代后期,一批文明戏演员转行加入申曲戏班,编演了不少时装戏、古装戏,其戏曲表演的形式日趋成熟。40年代,又有一批话剧、电影人士加入,从事申曲的编、导、舞美工作。1941年起,申曲改名为“沪剧”。
   从早期的“花鼓戏”到初入上海都市的“本滩”,从欲与京昆平分秋色的“申曲”到最终定名为“沪剧”,称谓的改变不仅反映了沪剧剧种在发展过程中艺人们的不同心态,而且折射出沪剧发展史上与上海社会变化的密不可分。然而,沪剧的发展远非只有艺人们的努力就达到,作为上海都市的草根戏曲,沪剧发展过程中的不断改良和提高与上海社会的人群不无关系。
   新剧编导加盟申曲剧团,为沪剧的进一步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他们的编导不仅为剧团创作了许多叫座、卖座的好戏,而且增加了剧团的实际收益。不论对普通观众还是申曲艺人都是一举多得的好事。随着上海都市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新兴媒介——报刊、电台等对沪剧的报道和传播日渐增多,这种物质条件的丰裕为沪剧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报刊、电台的报道,市民观众有了与沪剧演员和明星互动的平台,这种互动关系有利地促进了沪剧剧种的繁荣。
   正是在这样丰富的物质基础之上,加之“八一三”事变后上海沦为“孤岛”,上海市民的大众娱乐消费观念产生了变化,沪剧艺人们为了寻求剧种的改良和更进一步的发展,将“西装旗袍戏”推向了繁盛的境地,而这一沪剧的繁荣也在上海社会周边地区逐渐显示出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