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孟子的政治责任伦理思想研究
【6h】

孟子的政治责任伦理思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政治责任与政治责任伦理

1.1 “责任”的释义

1.2 责任伦理

1.3 政治责任与政治责任伦理

第二章 孟子政治责任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

2.1 周初形成的天命观

2.2 孔子的政治责任伦理思想

第三章 孟子政治责任伦理思想的社会经济基础

3.1 官僚制逐渐取代世卿世禄制的政治制度

3.2 小农经济逐渐取代集体共耕的经济生产方式

3.3 百姓对责任型政府的呼吁

第四章 孟子的政治责任伦理思想的心性学基础

4.1 性与命的区分

4.2 以心善言性善

第五章 孟子政治责任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5.1 孟子政治责任伦理的基本原则

5.1.1 仁爱原则

5.1.2 忠信原则

5.1.3 礼义原则

5.2 孟子政治责任伦理的具体要求

5.2.1 在其位尽其职

5.2.2 不在其位不谋其职

5.2.3 不辞后果

5.3 孟子责任伦理的培养机制

5.3.1 修身以德

5.3.2 推人以恩

5.3.3 明德慎罚

第六章 孟子政治责任伦理的政治目标:仁政

6.1 仁君

6.2 忠臣

6.3 志士

结语:孟子政治责任伦理思想对当前责任型政府建设的启示

为民执政

权责明确

责任问责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声明

展开▼

摘要

孟子是一位有着强烈责任意识的思想家,在他的行为和思想中有着丰富的“责任”意识,在这些“责任”意识中已经具有了责任、责任伦理的基本精神。尤其是对政治权力体系中的君、臣的要求而言,孟子更是有着较为完备的政治责任伦理思想。
   孟子的政治责任伦理思想是出于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直至今天仍广泛存在的小农经济的需求,对拥有公权力的执政者的伦理要求。它发端于周初形成的传统的天命观,经孔子进一步启发,至孟子蔚然成观。孟子的政治责任伦理以仁爱、忠信、礼义为其基本原则,要求执政者在其位尽其职、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辞后果,是其从“不忍人之心”到“不忍人之政”的中间环节,是沟通孟子性善说与仁政学说的重要桥梁。其智慧光芒对后世儒家理想人格的养成,对于今天的责任政府建设有着意义深远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