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马克思与涂尔干结构化社会思想比较研究
【6h】

马克思与涂尔干结构化社会思想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1.1 对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中现实问题的思考

1.1.2 阅读中的感悟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社会结构与结构化社会:概念解析

2.1 社会结构:观念史的考察

2.2 结构化理论与结构化社会概念

第三章 马克思的结构化社会思想

3.1 人类的生产活动与社会

3.2 社会变迁在于社会的结构化运动

3.3 分工与结构化社会

3.4 结构化社会的形态

第四章 涂尔干的结构化社会思想——基于对《社会分工论》的解析

4.1 社会分工与社会结构

4.2 社会转型中的社会失范及其与社会结构的关系

4.3 如何运用结构功能的原理解决社会整合问题

4.4 如何认识结构化社会中职业团体的作用

第五章 结构化社会的政治学理解——基于马克思和涂尔干结构化社会思想的比较分析

5.1 马克思和涂尔干结构化社会思想比较研究的几点启示

5.1.1 社会变革与社会维护:两种不同政治历史观

5.1.2 结构化社会与国家:两种不同国家观

5.1.3 不同结构机理:两种不同制度观

5.1.4 辩证理解与辩证使用:若干启迪

5.2 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结构化变迁及其政治意涵

5.2.1 现代化、社会转型与社会结构化变迁趋向

5.2.2 现代社会建设与现代国家建设的结构化关联

5.2.3 解读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基于结构化社会思想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极大地激发了中国的社会化大生产能力,经济增长举世瞩目。经济结构带动中国社会整体结构发生转型,促进社会结构性发展。伴随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现实生活中暴露出种种社会问题,社会关系更加微妙复杂,并进一步制度化和模式化。本文意图从政治学角度分析当前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现象,从学理上探寻现代化社会的结构化成长,解构计划经济为核心的结构化社会,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是本文的方法论指引,通过梳理人类社会历史的宏观脉络把握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从劳动分工切入,着重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结论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改变社会性质,才能有效解决当时的社会冲突,共产主义社会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相对于马克思的宏观历史考察,涂尔干研究的对象是微观社会,从社会分工的角度分析19世纪欧洲从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现象。认为道德教育、法人团体是解决社会失范的药方。
  通过对马克思和涂尔干不同结构化社会思想的关联性比较研究,本文试图为中国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结构化社会转换和建设的政治学思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