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民办高职院校新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一以上海市为例
【6h】

民办高职院校新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一以上海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选题的目的、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研究评述

2.2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基础

第3章 上海市民办高职院校新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

3.1 调查新教师背景资料

3.2 问卷说明

3.3调查现状

第4章 民办高职院校新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4.1 民办高职院校新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4.2 民办高职院校新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成因分析

第5章 促进新教师发展的有效案例——以上海地区为例

5.1 上海市政府出资办民办高校教师集中培训

5.2 上海市民办高校新教师培训项目的特征[37]

5.3 上海市民办高校新教师培训项目的分析

5.4 民办高校新教师培训项目取得的效果

5.5民办高校新教师培训项目的改进建议

第6章 对策研究

6.1 政府为民办高职院校新教师集中培训提供支持

6.2 建立并完善新教师集中培训制度

6.3 民办高职院校大力支持新教师集中培训

6.4 民办高职院校新教师提高自主专业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附录:上海市民办高职院校新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研究调查问卷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民办教育促进法》(2002年)颁布以来,各级各类民办教育快速发展,尤其是教育部印发《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教发〔2012〕10号)之后,民办高等教育成为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日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社会作用。作为民办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民办高职院校,顺应发展潮流,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但近年来随着生源的不断减少,民办高职院校生存越来越艰难,为了在生源之争中获得胜利,需要硬件、软件各方面的支持,作为软件方面重要组成部分的师资建设之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起着关键作用。加之新教师处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和特殊阶段,处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起点,因此民办高职院校新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会极大影响民办高职院校长期的战略性发展。
  本文以“民办高职院校新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为题,在明确研究缘由、目的和意义的基础上,了解关于民办高职院校新教师专业发展已有的研究成果,对相关概念进行阐释。选取上海市7所民办高职院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上海市民办高校新教师入职培训 APP”移动学习平台发放网络问卷进行调查,了解到目前民办高职院校新教师专业发展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大多为非师范专业应届毕业生和企业转岗技师,新教师专业知识较为薄弱、专业能力欠佳、专业情意亟需改进;新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意识较弱;民办高职院校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机构,“师徒结对”制度、校内岗前培训流于形式;新教师教学压力大,高校教学缓冲适应期不够。通过对存在问题的分析、讨论,总结出深层次的原因,分别从政府、培训、民办高职院校和新教师个人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政府层面,缺乏宏观的政策法规和资金投入保障民办高职院校新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层面,主要依托本校微薄力量办培训,未充分利用地区或者省市已有的资源(师范大学或师资培训机构),凝聚地区或者省市的力量形成合力办培训;民办高职院校层面,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相应的支持,相关制度不完善或者落实不到位;个人层面,民办高职院校新教师专业发展意识不强、教学反思能力不足。
  针对目前民办高职院校新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结合2012-2014年上海市民办高校新教师培训项目的成功经验,笔者从政府、集中培训、民办高职院校和新教师个人层面提出一些对策:在政府保障层面上,政府为民办高职院校新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支持,具体表现为制定教师培训制度、保证充足经费投入、成立专门的教师专业发展机构(比如说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中心);在新教师集中培训层面上,新教师培训注重“民办性”特征,让新教师了解、接受民办教育;还要强调岗位胜任、兼顾生涯发展;要在实践中进行新教师培训,强调知行合一;还要帮助新教师科学把握教学和科研的关系,防止发展片面性。在学校支持层面,民办高职院校应加大力度宣传新教师集中培训;成立教师专业发展机构(比如各民办高职院校单独或联合申报成立教师专业发展分中心,在市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中心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减轻新教师教学任务,给予一定的缓冲适应期;积极营造合作教师文化,完善、落实新教师导师制。从个人努力层面上,新教师个人应增强专业发展意识,制定专业发展规划,提高教学反思的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