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大学生问候语跨文化语用迁移现象探析
【6h】

中国大学生问候语跨文化语用迁移现象探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目录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Objective of the Study

1.3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Language Transfer

2.2 Overview of Greetings as Speech Act

2.3 Theoretical Strategies towards Greetings

Chapter Three Research Methodology

3.1 Research Design

3.2 Data Collection

3.3 The Data Coding Scheme

Chapter Four Contrastive Study of Greetings

4.1 Comparis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Greetings

4.2 Current Change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Greetings

4.3 Factors Affecting Pragmatic Transfer in Greetings

4.4 Implications on Chinese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and Teaching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Summary

5.2 Suggestions

5.3 Limitations

参考文献

附录A中国大学生汉语问候语应用情况问卷调查

附录B中国大学生英语问候语应用情况问卷调查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语用迁移属于跨学科研究,包括对跨文化交际和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成果。言语行为作为语用迁移的重要突破口,对跨文化实际实践以及英语学习者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众多言语行为中,问候语在我们日常交流中的使用最普遍也最复杂。问候语是一种交际行为,其语用功能在于确立或巩固说话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人们用来建立或维系相互之间关系的一种交际手段。问候言语交际形式富有深刻的内涵,具有历史文化特性。母语对第二语言学习产生正迁移和负迁移,负语用迁移是语用失误最直接的原因。
  本质上,问候得当与否是一种威胁面子的言语行为。在交际中,我们应借助于礼貌的语言策略来削弱和淡化这种威胁性。本篇论文笔者预设了三个需要解决的问题:1.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使用英语实施问候语时,是否存在语用迁移现象?2.中国人与外国人在使用英语和汉语实施问候言语行为时,有何异同?3.影响问候语语用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全文包括五个章节。第一章是引言,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回顾了国内外关于语用迁移、问候语的相关理论研究,并介绍了中西方不同的礼貌策略及原则。第三章陈述了本文的研究过程和方法,包括设计原则、数据的分析、对调查成果的总结和研究。本问卷分别设计了汉语和英语问候语的相应题目,用以调查中国当代大学生对汉语问候语的理解和偏好,对英语水平的掌握和英语问候语的把握情况。此外还通过英语情景试题和问答题分析差异所在。第四部分为全文的核心,说明影响问候语语用迁移的因素:文化差异、社会因素、语言差异和二语水平等,并从三个方面提出策略克服语用迁移在问候语中的阻力:提升英语水平和熟练度,培养文化意识及提高语用能力。第五部分为结论,总结全文并提出了本次研究的启示及不足之处。
  本文为传统的篇章结构:在理论层面,阐述问候语的相关理论,引导学生认识语用水平在语言学习中的迁移过程;实践层面,使学生学会对交际行为进行预测,对言语交际行为进行多方位的文化对比和实例分析,增加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从而提高对交际误区的洞察力,掌握策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