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学中高年级“微课题式”语文学习的实践研究
【6h】

小学中高年级“微课题式”语文学习的实践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微课题式”语文学习的内涵与特征

一、“微课题式”语文学习的内涵界定

二、“微课题式”语文学习的主要特征

第二章 “微课题式”语文学习的实施原则和操作环节

一、“微课题式”语文学习的实施原则

二、“微课题式”语文学习的操作环节

第三章 “微课题式”语文学习的基本模式与实践案例

一、“知识积累类”的学习活动

二、“方法探究类”的学习活动

三、“综合实践类”的学习活动

第四章 “微课题式”语文学习的反思

一、“微课题式”语文学习的主要成效

二、后续研究的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而在《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中也指出要使学生“逐步形成问题意识,培养研究性学习能力”。然而在现实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能力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重教轻学、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依然存在,尤其是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实践能力、开放视野”存在着明显的软肋。
  “微课题式”语文学习,是笔者借鉴“研究性学习”、“项目学习”、“单元教学法”等理念在实践层面所取得的相关成果,所提出的个人语文教学探索的命题与构想。在相关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本文着重从“微课题式”语文学习的内涵和实施层面进行了阐述与探讨。
  “微课题式”语文学习就是指:基于教学主体间相互理解、信任和平等的立场,有针对性地对某个语文知识技能或语用领域内的问题进行主题探究,并在探究过程中发现新知、解决问题、体验知识(结论)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的学习活动。
  对于“微课题式”语文学习的实施,本文分别列举了“知识积累类”、“方法探究类”和“综合实践类”三种基本模式的“微课题”学习活动是如何设计与实施的,并就其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与反思。
  本文旨在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的方法与路径,促使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方法与策略的有效教学形态,为多角度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提供一种思路和一些实践案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