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珍珠鸟》的教学价值及其反思
【6h】

《珍珠鸟》的教学价值及其反思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研究现状

第2章 教材中的《珍珠鸟》

2.1课文导语的分析

2.2选文改动的反思

2.3 课后习题编写的思考

第3章《珍珠鸟》解读的切入点

3.1 文本内容的解读

3.2 解读方法

第4章《珍珠鸟》的教学建议

4.1 教学分析

4.2 分年级教学建议

4.3教学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导语整理

二:苏教版、沪教版、北京版课后习题:

三:人教版课文与原文的分析

四: 苏教版课文与原文分析

五:郭初阳《珍珠鸟》课堂实录

六:《珍珠鸟》课堂实录 窦桂梅

致谢

展开▼

摘要

《珍珠鸟》是冯骥才优秀的散文之一,被多种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收入,历经数次教材改革却仍保留在教科书中。对此较为经典的课文,结合当代新课改的背景,将前人的解读分析加以对比性研究,汲取其精华,为自身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本文主体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目前《珍珠鸟》研究文献的梳理。第二部分对教材中的《珍珠鸟》进行分析。通过对不同版本教学关于这篇课文的单元导语、课文导语分析以及课后习题得到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且通过分析课后习题的设计反思当前课后习题的设计在评价标准、具体实施指导上面的欠缺。而就课文本身来看,目前此文被选入不同版本的教材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删改,其中苏教版和沪教版的删改最为严重。从当前课文删改情况来看,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对文本自身的独立性缺乏应有重视,而文学性也因此被较大大削弱。第三部分探讨了《珍珠鸟》的解读的切入点。《珍珠鸟》的文学解读在文辞和结构上面解读不够深入,故笔者重点解读了其文辞之美和独特的构思。珍珠鸟的修辞格运用使得语言的描写更为生动,而独特的叙事抒情的结构和抓住其中最为经典的画面进行细致的刻画也是作者独特的构思的体现。第四部分给出了教学建议。不同版本的教材把《珍珠鸟》编在小学不同的年级,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把握不同的深度和不同的教学侧重点,并且应该充分关注此文语言文字的教学。通过从编者、文学研究者、教学者三个角度对其分析,以期给当前语文教学一些有益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