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公司环境社会责任实现的法律机制研究
【6h】

我国公司环境社会责任实现的法律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2章 公司环境社会责任实现的法律机制概述

2.1 公司环境社会责任的内涵

2.2 公司环境社会责任构建的理论依据

2.3 公司环境社会责任实现的法律机制的内容定位

2.4公司环境社会责任实现的法律机制的价值

第3章 我国公司环境社会责任实现现状研究

3.1 道德层面的公司环境社会责任实现现状

3.2 公司环境法律责任的实现现状

第4章 我国公司环境社会责任实践中的困境及其成因分析

4.1 我国环境社会责任实践中所面临的困境

4.2 我国环境社会责任实践中问题的成因分析

第5章 我国公司环境社会责任实现的法律机制完善

5.1 源头规范形成完备的环境法律制度

5.2 推进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5.3 完善环境执法,促进环境监督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公司是为了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而成立的营利性组织。然而公司经营过程中对环境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工业废弃物的随意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日益频发,也对公众的生命安全造成了重大的威胁,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实现。公司环境社会责任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公司环境道德责任,二是公司环境法律责任。即公司实施环境违法行为后需要承担的不利法律后果。
  我国现阶段公司环境社会责任的实现现状不容乐观。许多公司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不健全,排污技术也较为落后,对相关环境法律制度的执行不到位导致公司环境社会责任的实现面临诸多困境。为合理利用资源,积极防治环境污染,促进环境、经济与社会协同发展,我国公司环境社会责任的实现是十分必要的。如今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环境法律的逐渐完善、环境执法与司法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取得进步,使得构建公司环境社会责任实现的法律机制具备可行性。同时,2015年正式施行的新《环保法》以强化法律责任、加大处罚力度为重点,弥补了以往关于公司环境社会责任立法的缺陷,必将为公司环境社会责任的实现提供更好的立法环境。
  基于公司的营利属性,仅仅依靠公司的自觉来实现环境社会责任是不现实的,从法律机制构建的视角来说,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通过法律机制进行对公司环境保护义务的规范和对公司环境法律责任的规制,这也有助于公司自觉尽到环境道德责任,从而更好地促进公司环境社会责任的实现。本文中笔者首先从公司环境社会责任的概念定位和理论依据入手,区分公司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环境法律责任的基本概念。其次探讨我国公司环境社会责任实现的法律机制的具体内容和价值定位,研究我国公司环境社会责任的实现现状,从法律规定、司法救济手段以及执法水平三个层面探究问题背后的成因。最后,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并结合新《环保法》正式施行以来的实践现状,探讨立法形成完备法律制度、提高执法水平促成公司环境社会责任落实以及完善司法救济手段这三个层面的实施手段,这三个层面的实施手段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笔者希望将这三个层面的实施手段有机结合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法律机制,并形成有针对性、创新性的观点,促成公司环境社会责任的实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