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以幼儿人际交往为核心的社会与情绪学习课程实践研究
【6h】

以幼儿人际交往为核心的社会与情绪学习课程实践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1 研究的缘起

1.1.1 幼儿人际交往的发展及影响

1.1.2 社会与情绪学习对幼儿人际交往发展的影响

1.1.3 幼儿园中社会领域情绪教育课程的缺乏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概念界定

1.3.2 关于促进幼儿人际交往的研究

1.3.3 关于社会与情绪学习的研究

1.4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1.4.1 问题的提出

1.4.2 研究设计

1.4.3 研究程序

1.4.4 数据处理

第2章 以人际交往为核心的社会与情绪学习课程设计实施

2.1 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

2.1.1 社会与情绪学习的理论

2.1.2 本课程相关理论基础

2.2 课程设计思路

2.2.1 以人际交往为核心发展情绪能力和社会能力

2.2.2 纲领性文件对社会情绪教育的支持及相关内容的梳理整合

2.3 课程目标

2.3.1 发展幼儿情绪能力,包括情绪理解、表达与调节

2.3.2 发展幼儿的人际交往技能

2.3.3 发展幼儿解决人际问题的能力

2.4 课程内容

2.5 课程实施

2.5.1 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学习

2.5.2 一日生活中的练习与强化

第3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3.1 课程干预对幼儿社会情绪能力的影响量化分析

3.1.1 课程干预对幼儿的情绪能力的影响效果

3.1.2 课程干预对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效果

3.1.3 课程干预对幼儿的人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效果

3.2 课程干预对幼儿社会情绪能力的影响质性分析

3.2.1 自我控制和情绪调节能力提高

3.2.2 亲社会行为增多

3.2.3 解决人际交往问题能力提高

3.3 讨论

3.3.1 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讨论

3.3.2 课程的效果讨论

第4章 对以人际交往为核心的社会与情绪学习课程的思考及教育建议

4.1 社会与情绪学习课程的框架设计

4.2 社会与情绪学习课程的实施

4.2.1 在集体活动中的实施——预设与生成并重

4.2.2 在一日生活中的实施——练习与及时强化

4.2.3 重视个体差异,对社会情绪能力较弱的儿童提供个别支持

4.2.4 提高教师的社会情绪能力和教学能力

4.2.5 提高园长课程领导力

4.2.6 开展不同形式的家园共育

4.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幼儿阶段是人际交往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人际交往能力包括情绪理解和分析社会关系的能力、有效的沟通交流能力、发展并保持友谊的能力、控制和化解冲突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可以有效提高幼儿的人际互动质量,从而影响幼儿的社会情绪适应。因此以人际交往为核心的社会与情绪学习课程,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并促进幼儿社会情绪能力的发展。
  本研究在系统梳理了国外优秀社会与情绪学习项目的内容与实施基础上,结合我国部分政策和纲领性文件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要求,设计并实施了以人际交往为核心的社会与情绪学习课程。以社会情绪能力为检测指标,用问卷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课程的实施效果进行定量、定性研究。四个中班幼儿(114人)参与了本研究,其中两个实验班,两个控制班。研究者对两个实验班进行了为期八周的课程干预。结果发现:在人际交往为核心的社会与情绪学习课程实施之后,实验班幼儿对伤心、生气情绪的理解水平显著提高,实验班幼儿的情绪症状明显减少,亲社会行为明显增多,人际交往能力和人际问题解决能力显著增强。总之,以人际交往为核心的课程实施提高了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了幼儿社会情绪适应。
  研究还对社会与情绪学习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进行了分析讨论,并对社会情绪学习课程在幼儿园的实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在幼儿园中实施社会与情绪学习课程,首先要围绕社会与情绪学习的五大能力设计课程目标,灵活地调整课程内容,形成一套完整的社会与情绪学习课程资源,有规律地开展集体教学活动,并结合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练习巩固。于此同时还要提高教师的社会情绪能力和情绪教育的敏感性,提高园长的课程领导力以及积极地实行家园共育。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