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小提琴表演技法及其演进
【6h】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小提琴表演技法及其演进

代理获取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中国小提琴作品的发展之路

2.1 起源-改革开放前(1910-1978)

2.2 改革开放后-现代(1978-2016)

第3章 模仿、借鉴传统表演风格为主的技法-以《鹿回头传奇》为例

3.1 民间故事的小提琴演绎

3.2 借鉴民族音乐的传统表演风格

3.3 受限的技巧

第4章 遵循西方近现代创作原则为主的技法

4.1 创作背景

4.2遵循西方作曲理念的现代创作技法

4.3 以西方演奏技巧为主的小提琴与民族器乐的配合

第5章 融汇中西音乐风格特征为主的技法-以《十面埋伏》为例

5.1 融汇中西音乐风格特征表演技法的困难

5.2 左右手基本演奏技术

5.4 意境之美 融汇之难

第6章 结语

6.1 中西音乐文化融合促进的小提琴演奏技巧衍变

6.2 小提琴民族化演奏技术

6.3 演奏中国小提琴新作品的难点与亮点

6.4 对中国小提琴演奏技法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自1673年小提琴传入中国以来,历经封建王朝、军阀割据、国民党统治、新中国成立等历史巨变,发展之路坎坷。在此期间,这门历史悠久的西洋艺术与底蕴更为深厚的中国音乐文化互相融合,并在曾志忞、司徒梦岩、李四光、马思聪、陈钢、杨宝智等众多民族音乐家的努力下,逐渐催生出小提琴演奏技法的民族化萌芽。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奉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艺术发展政策,为小提琴艺术民族化的蓬勃发展创造了开放、自由的社会环境与文化氛围。此后三十多年间,中国小提琴教育、表演与理论研究获得充分发展,中外小提琴艺术交流活跃,大量外国小提琴理论文献得到翻译、传播,极大推动了中国小提琴创作及演奏技法的进步。在这样的中西文化融合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多元并存的局面。随着演奏者、作曲者以及中国小提琴作品的数量与质量不断增长,越来越有必要将小提琴民族化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类型演奏技巧理清脉络,加以系统、深入的分析。纵观目前为止小提琴演奏技巧方面的文献,或侧重于分析单一作品中使用的各种技巧,或侧重于分析单一技巧涉及的各个作品,而综合性的整理归纳似尚缺乏。本文结合前人文献、作者本人的分析及演奏体验,尝试将小提琴民族化演奏技法归纳为三种主要类型: 1)模仿、借鉴传统表演风格为主的技法; 2)遵循西方近现代创作原则为主的技法; 3)融汇中西音乐风格特征为主的技法。 并分别选取宗江、何东《鹿回头传奇》、叶小纲《最后的乐园》、杨宝智《十面埋伏》为代表作加以具体分析。希望通过对上述三种类型技法的理论及作品分析,使改革开放后中国小提琴民族化演奏技法及其演进得到较为清晰的分类整理,为这一受人喜爱的经典艺术在民族化道路上健康发展尽到自己的努力。

著录项

  • 作者

    韩璐;

  •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
  • 学科 音乐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刘洪;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中国小提琴; 表演;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1:15:25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