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初中生特质愤怒、归因偏差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及其干预研究
【6h】

初中生特质愤怒、归因偏差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及其干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核心概念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攻击性行为的文献综述

2.2 攻击性行为、归因偏差、特质愤怒之间的相关研究

2.3 关于归因训练团体辅导干预研究综述

2.4 研究假设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工具

3.3 数据统计方法

3.4 研究技术路线

第4章 初中生攻击性行为、归因偏差与特质愤怒的关系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3 研究结果

第5章 初中生攻击性行为的干预研究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方法

5.3 干预方案设计

5.4 研究结果

5.5研究结论

第6章 讨论

6.1 特质愤怒、归因偏差和初中生攻击性行为的现状

6.2 特质愤怒、归因偏差对初中生攻击性行为的相关分析

6.3 归因偏差在初中生特质愤怒与攻击性行为中的中介作用

6.4 归因偏差团体辅导对降低初中生攻击性行为的有效作用

第7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

7.3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随着新闻爆出的层出不穷的校园欺凌、霸凌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校园欺凌事件的关注。校园攻击性行为不论对于施暴者还是承受者来说,均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对于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干预也引起了大家的重视,干预方法也日趋多样。本研究在GAM一般攻击性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特质愤怒和归因偏差对初中生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归因偏差在特质愤怒和攻击性性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设计归因偏差团体辅导对初中生攻击性行为进行干预,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本研究中界定的攻击性行为,是指初中生在其社会生活中,较少表现出亲社会行为,有意的对他人做出身体上和关系上伤害的攻击行为。特质愤怒,是指初中生在面对愤怒激发情境上和愤怒反应上,表现出的持久的、稳定的特质。归因偏差,是指初中生在遇到来自于身体攻击和关系攻击方面模棱两可的情境时,对现状做出的敌意性解释,致使其行为产生偏差。通过攻击性行为问卷、特质愤怒问卷和敌意归因偏差问卷对722名初中生进行了调查,并运用SPSS17.0及Amos17.0统计软件对初中生的攻击性行为现状以及三者变量关系进行了分析,对筛选出的高攻击性行为初中生进行了归因偏差团体干预。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初中生在攻击性总分和身体攻击、关系攻击维度上得分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男生攻击性显著高于女生,而在亲社会性缺乏维度上无显著差异;初中生攻击性行为在攻击性总分和身体攻击、关系攻击维度上有显著年级差异,初二学生显著高于初一;父母不同教育方式对初中生攻击性行为有显著影响,专制的教育方式下,初中生攻击性行为显著高于民主的教育方式下的学生;父母关系越融洽,初中生攻击性行为越少;随着不受同学欢迎程度的加强,攻击性行为越强。 第二,愤怒特质的初中生,程度越高,攻击性行为越多;面对模糊情境产生的偏差认知越多;初中生面对模糊情境产生的偏差认知越多,攻击性行为也越多。 第三,归因偏差在初中生特质愤怒与攻击性行为间起中介作用。具体表现为:来自身体攻击归因偏差在初中生特质愤怒与身体攻击、关系攻击和亲社会行为缺乏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来自关系攻击归因偏差在初中生特质愤怒与身体攻击、关系攻击和亲社会行为缺乏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第四,所设计的归因偏差团体辅导方案能有效降低初中生攻击性行为。 本研究对之后的攻击性行为的研究具有一定启示作用,可以为学校心理的青少年攻击性行为辅导提供一定的思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