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我国公司法的资本维持原则
【6h】

论我国公司法的资本维持原则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域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本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资本维持原则的理论演变与对我国的革新启示

第一节资本维持原则的发展沿革

一、“资本维持原则”理论的确立:19世纪后期

二、“资本维持原则"理论的困境与突破:20世纪70年代

第二节资本维持原则的“新”内涵

一、背景:从“资本信用”到“资产信用”

二、对“维持”语义的误读与澄清

三、“资产信用”下的资本维持原则

第三节新内涵下对我国资本维持原则的思考

一、资本维持是有限责任制度的应有之义

二、域外公司法也仍重视对公司资本的维持

三、商业实践是资本维持相关制度修改的重要参考

第二章资本维持原则新内涵下我国相关制度的检讨

第一节新内涵下资本维持相关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抽逃出资的禁止边界不明确

二、税后利润分配的标准和底线不合理

三、公司股份回购的限制过严

四、法人格否认制度的“资本显著不足”缺乏判断标准

五、公司减资的对象与程序无法真正保护债权人

第二节资本维持相关制度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对资本维持原则内涵的把握不清晰

二、对其它债权人利益保护的相关制度重视不够

第三章域外资本维持原则的立法考察

第一节域外资本维持原则的相关立法

一、美国:资本维持原则的突破

二、英国:保守观念下的稳步革新

三、日本:移植与本土化并举

四、德国:顺应实践需求的相对缓和

第二节域外资本维持原则的发展趋势

一、资本维持原则的整体把握偏向于事前规制的放松

二、股利分配制度日渐完善

三、重视对法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研究

四、重视对公司信息公开制度的构建

第四章资本维持原则新内涵下我国相关制度的完善建议

第一节我国资本维持相关制度的修改方向

第二节我国资本维持重要制度的具体完善建议

一、明确理清禁止抽逃出资制度的概念

二、重构税后利润分配制度的标尺

三、适度放宽对股份回购制度的限制

四、统一法人格否认制度中“资本显著不足"的认定条件

五、加强公司减资制度的债权人保护功能

六、构建信息披露制度的完整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资本维持原则在2013年《公司法》对出资环节的资本制度进行颠覆性的改革后,受到了更多的批判。人们认为在认缴制之下,注册资本额已经成为了空洞的数额,那么强调其维持与修正毫无意义。因此,抛弃资本维持原则也是必然趋势。本文通过梳理其发展沿革,结合国内外最新的理论成果,试图从背景分析和语义解读两个角度把握其内在涵义,从功能、运作方式、局限性三个方面扣住其外延,从而明确我国资本制度的下一步修改方向,并围绕该原则的内涵,对已有制度进行适当的缓和与突破。 第一章为资本维持原则的理论演变与实践探索。首先,梳理了资本维持原则的发展过程,发现其与有限责任制度及债权人利益保护间存在紧密联系。其次,通过对“资本”和“维持”围绕有限责任制度进行再次解读,归纳了资本维持原则的内在涵义,并且得出了资本维持原则是有限责任制度的应有之义、债权人保护功能仅是资本维持原则的附加功能的结论。最后,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对资本维持原则进行思考,明确我国相关资本制度的发展方向。 第二章为资本维持原则新内涵下我国相关制度的检讨。本章围绕问题和原因两个部分展开。首先,问题主要分析了与资本维持相关的五大制度,抽逃出资制度、税后利润分配制度、公司股份回购制度、资本显著不足下的法人格否认制度及公司减资制度。其次,对于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笔者也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一是对资本维持原则新内涵本身的把握不清晰,二是未对其它更侧重保护债权人的制度引起重视。 第三章为域外资本维持原则理论与立法经验借鉴。首先,按照其激进与保守的程度,依次介绍了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的立法。其次,结合前述内容,就域外理论、立法现状与发展趋势,结合我国的问题,总结出了可供借鉴的制度。 第四章为资本维持原则新内涵下我国相关制度的完善建议。本章是前述一、二、三章内容的落脚点。无论是总结内涵、指明问题与不足,还是介绍域外经验,都是为了完善我国的相关制度,使文章发挥实际意义。因此,与第二章相对应,本章也从总体(围绕资本维持原则谈资本制度的修改方向)和具体制度(抽逃出资制度、税后利润分配制度、股份回购制度、资本显著不足下的法人格否认制度、减资制度、信息披露制度)两个方面对我国的资本维持相关制度提出完善建议,进而从制度中彰显资本维持原则的价值。

著录项

  • 作者

    黄笑洁;

  •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
  • 学科 民商法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胡志民;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公司法;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