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生迷恋网络问题及解决途径研究
【6h】

大学生迷恋网络问题及解决途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绪 论

1.1问题的提出

1.1.1大学生是网络社会的一个主群体

1.1.2大学生迷恋网络现象阐述

1.2以往研究中关于大学生迷恋网络问题的一些观点

1.3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研究的理论基础

2 大学生迷恋网络的综述

2.1迷恋网络的含义

2.2迷恋网络的特征及程度划分

2.2.1对于网络使用者的描述

2.2.2对网络迷恋程度的表述

2.2.3如何判断迷恋网络和网络成瘾

2.3互联网改变着大学生的生存方式

2.3.1传播方式的改变

2.3.2教育方式的改变

2.3.3生活方式的改变

2.3.4成长方式的改变

2.4互联网的普及对大学生消极影晌

2.4.1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

2.4.2对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危害

2.4.3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危害

2.4.4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危害

2.4.5对大学生学习方式造成消极影响

3西安理科院校大学生迷恋网络的现状调查

3.1样本的基本情况

3.1.1总体样本情况

3.1.2迷恋网络大学生情况

3.2西安地区大学生迷恋网络的基本情况

3.2.1大学生对迷恋网络的认知

3.2.2迷恋网络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

3.2.3迷恋网络大学生对网络的使用情况

3.3迷恋网络大学生与能合理使用网络大学生在认识、依赖和使用网络上的比较

3.3.1两者对网络认识的比较

3.3.2两者对网络依赖的比较

3.3.3两者对网络使用的比较

4 大学生迷恋网络的原因探析

4.1社会环境

4.1.1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频繁发生

4.1.2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

4.1.3大学校园周边环境恶劣

4.1.4网络文化纷繁复杂、良莠不齐

4.2教育现状

4.2.1教育大环境不尽人意

4.2.2学校网络教育管理不够完善

4.3家庭配合

4.3.1部分家长尤其是祖父母辈对大学生的娇惯和溺爱

4.3.2大学生独生子女多,没有伙伴,孤独

4.3.3部分家长与孩子基本没有沟通、和学校交流欠缺

4.4大学生自身因素

4.4.1大学生理变化特点

4.4.2大学生情感波动大、不稳定

4.4.3人际交往冷漠

4.4.4大学生心理变化特点

4.4.5大学生自我实现需要和现实的落差

4.5网络本身的因素

4.5.1网络本身特征

4.5.2大学生使用网络法制不健全,监管力度不够

5大学生迷恋网络解决途径的建议

5.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发展方向

5.1.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正确网络舆论导向

5.1.2引导大学生确立坚定理想信念

5.1.3引导大学生学会对先进网络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5.1.4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来引导大学生网络行为

5.2改善社会环境

5.2.1应该尽快完善规章制度,加强网络法制建设

5.2.2国家和地方要加大网络管理力度,规范互联网及相关事业的有序发展

5.2.3学校周边的环境进一步改善

5.2.4加强网络文化净化

5.3改善高校教育和管理

5.3.1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网络认知教育,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

5.3.2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实现教育手段网络化

5.3.3教育管理相结合,实现校园网络道德规范制度化

5.3.4加强对校园网监控和管理

5.3.5开展多样社团活动,促进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

5.3.6扩大心理咨询范围,合理利用网络心理咨询,加强身心健康教育

5.4大学生应加强自身网络素质

5.4.1自觉树立正确的使用网络的观念,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5.4.2大学生主动加强心理调试

5.4.3大学生应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在社会活动中寻找精神寄托

5.4.4大学生培养网络道德伦理观念

5.5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5.6加强网络本身建设

5.6.1网络实名制必须尽快推行

5.6.2设想开发防止大学生迷恋网络的自动启动系统

5.6.3倡议建立“大学生绿色网吧”

5.6.4大学生网络行为融入诚信、能力等评价

6结 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附 录

展开▼

摘要

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发展,网络对大学生的“双刃剑”作用日渐突出,迷恋网络是现在大学生网络使用者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迷恋网络发展的结果有可能导致网络成瘾,目前多数学生只是“迷而不瘾”,但是如果不进行教育引导或寻找有效的教育措施,很有可能发展成为网络成瘾。目前不少大学生因迷恋网络而严重的影响到学习、工作、交往、健康等方面,这不仅不利于大学生健康的成长成才,不符合社会提倡的“文明上网”的倡议,也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困扰。因此,对大学生迷恋网络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找出有效引导和解决大学生迷恋网络问题的途径,能够为指导大学生合理、健康地使用网络提供依据,也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占领网络阵地,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合格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本文以西安地区普通理工科高校大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形式,对高校大学生迷恋网络问题进行了研究。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能够科学、合理使用网络,能控制自己的上网行为,能利用网络促进自身的学习、交往等,具有良好的网络素质和信息素质。但也有22.6%的大学生有迷恋网络的现象,这些学生对网络有一定依赖性,通过网络来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获得愉悦感、成就感,并且不同程度表现出上网行为失控、长时间附着网上,使学业、健康受到负面影响。通过分析,认为大学生迷恋网络的因素比较复杂,从社会环境、教育现状、家庭配合、大学生自身因素、及网络自身的发展等方面来阐述,由于互联网环境可以满足大学生在现实生活当中不能满足的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导致大学生迷恋网络。在各因素中,大学生自身内在因素是根本,社会、学校、家庭及网络特性等外在因素是诱因。依据社会认知理论,要解决大学生迷恋网络问题必须从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管理、学生自身四位一体来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开发网络教育的潜能,把大学生迷恋网络这一问题沿着开发大学生的智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的方向引导,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从教育、管理、辅导、培训四方面入手来解决大学生迷恋网络这一问题。注重教育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网络信息素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加强管理以规范大学生良好的上网行为习惯;通过活跃的校园文化和群体性实践活动吸引大学生关注现实、关注全面发展,满足学生多层次多角度自我实现的需要,使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