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林语堂作品中的幽默风格
【6h】

论林语堂作品中的幽默风格

代理获取

摘要

本文论述了林语堂作品中的幽默风格。 林语堂是第一个将“幽默”的概念翻译成汉语的人,他一向为倡导幽默文学摇旗呐喊,被列为是中国幽默文学的先锋人物之一。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林语堂的散文作品,研究工作包括海量作品阅读和建立信息模型,采用了从语言事实推导出风格规律的归纳演绎的研究方法,从取材和修辞两大层面具体地分析了林氏幽默的特征,进而又从人生观、宗教观、文学理论等方面论证了林氏幽默形成的原因。 从散文作品的题材来看,林语堂有着他的独到之处。林语堂非常善于捕捉生活中的不经意,往往并非很严肃或深刻,甚至是琐碎的事情,经过他的书写,都能博得读者愉悦的欢笑,并给人一定启迪。表面上看似漫不经心的叙述反映了他机敏的观察能力和积极的思考态度。还有很大一部份的散文作品取材于荒诞的事实,对于这类荒诞事实的处理,林语堂并未赤裸裸地加以攻击,而是在事实中做穿针引线的启迪,用不见血的语言游戏对手,在整体幽默的大意境之下,他牢牢掌握着嘲讽的基调,可谓是绵里藏针,不露锋芒。 从修辞的角度来看,林语堂的作品并没有积极地采用各种语言手段和写作技巧。总的来说,他用词多平淡,不专挑捡高雅或华丽的辞藻,更不晦涩,他把平实、悠闲的言语或紧或松地叠加、组合,通过关键词语的转义,形成主体语言和审美实践的矛盾,从而形成幽默之趣,常用到的形式有反说和降用两类。他在写作时尽量用浅显、朴素的比喻、比拟和对比去阐述难懂的道理和独到的见解。尽管林语堂的工笔称不上机警精巧,他个人的艺术贡献与同时代的大家相比也逊色许多,但这种和蔼可亲、循循善诱的朋友式的幽默仍是值得借鉴的。 林语堂独特的幽默风格的形成,与他从父亲身上继承的温厚的人生观和基督教的信仰、饱读中西文学名著,偏好英国随笔和晚明体小品是密不可分的。林语堂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塑造了他的幽默,他的幽默也记载了他不同寻常的生活足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