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粪便隐血试验在大肠癌早期筛查中的临床研究
【6h】

粪便隐血试验在大肠癌早期筛查中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结直肠癌是全球发病第四、死亡率第二的实体肿瘤。每年美国约有135,000例新发结直肠癌,约55,100例死于该病,仅37%能得到早期诊断。我国目前结直肠癌发病率亦呈递增趋势,并已成为我国最为常见的癌症死亡病因之一。结直肠癌终生致病概率为5%~6%,50岁以后发病风险骤增。结直肠癌很少在45岁以下年龄段发病,大部分结直肠癌起源于具有癌前病变性质的结直肠息肉,约有2~5%的结直肠息肉最终发展为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作为大系列人群筛查肿瘤的良好模型,是因为其①世界范围内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②从早期结直肠黏膜异常(息肉)发展成为侵袭性癌约需10年时间;③在内镜干预下,腺瘤性息肉等癌前病变将得到完全治愈;④患者存活期取决于癌肿的早期发现。欧美三项长期随机对照研究证实粪便隐血试验(FOBT)筛查能减少结直肠癌所致的死亡率,但由于存在较高的假阳性率及受检者的依从性等问题而受到争议。 利用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IFOBT)前瞻性地对4412例体检受检者进行筛查,并对已明确诊断为下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患者进行了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和化学法粪便隐血试验的对照研究,探讨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在筛查结直肠癌中的临床价值;探讨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在诊断包括溃疡性结肠炎、结直肠息肉、结直肠癌在内的下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临床价值;检测其对已明确诊断为包括食管癌、返流性食管炎、胃癌、消化性溃疡在内的上消化道出血性疾病中的阳性率,以说明其对下消化道出血检出的相对特异性。 结果发现在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筛查4412例体检者中,共发现12例结直肠癌,平均年龄72.33±6.86岁,范围62-85岁,说明其主要发生于50岁以上年龄段;70例结直肠息肉。且结直肠癌病例主要分布在较早的Dukes A和B期,与己明确诊断病例的病变分期相比有显著著差异。对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在明确诊断下消化道出血性疾病中的研究表明,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检测由结直肠癌、结直肠息肉和炎症性肠病所致的下消化道出血其阳性率(75%)高于化学法粪便隐血试验(48.08%),并与结直肠癌的Dukes 分期(r=0.72)及肿瘤最大长径呈正相关(r=0.30),阳性病例主要分布在Dukes B和C期。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对结直肠息肉的阳性率(40.91%)也高于化学法(10.91%),其结果与腺瘤性息肉的最大长径呈正相关(r=0.66),且随着腺瘤性息肉中具有癌前病变性质的绒毛成分增多而增大。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对上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阳性率(28.64%)不如化学法(44.67%),不适合作为上消化道肿瘤的筛查方法。 研究结果表明,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适用于在大系列人群中对结直肠癌的筛查,对于阳性结果者建议进一步行结肠镜检查。

著录项

  • 作者

    杨海芸;

  •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 授予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 学科 内科学(消化系病)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戈之铮,戴军;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735.34;
  • 关键词

    粪便隐血; 大肠癌; 癌前病变; 早期筛查;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