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PECVD沉积低k掺氟氧化硅中泡状缺陷研究
【6h】

PECVD沉积低k掺氟氧化硅中泡状缺陷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随着制程技术的不断细密化,到了0.25um以下,集成电路在线路上的电阻,电容延迟(RC-Delay)效应已增大到成为问题,使得线路讯号难以更快速传播,即电晶体的导通,关闭的速率难以更快,并且线路间的串音,杂讯干扰(Cross Talk Noise)也增加,并且功耗也随之上升。 为了克服这一缺陷,必须更换半导体信号线路的材料,从以往的铝(Aluminum)材料换成铜(Copper)材料,换材之后,线路的电阻值降低,铝的阻值为每公分2.8微欧姆(2.8uohm/cm),而铜则是1.7uohm/cm,因此,寄生RC问题将会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从而晶片的时序速度可得到提升。同时,铜线路也有较佳的抗电子漂移能力,使晶片可以更加耐久的工作。 铜导线技术的应用在降低RC-Delay效应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它主要是降低材料的R值,但对于线路与线路间的C值却没有得到改善,为了改善线路间的绝缘效果,人们开始思索用新的绝缘材料来替代原有的SiO2绝缘材料,这就是采用低介电质(Low k dielectric)材料。 以FSG而言,事实上有不同的制成方法,以化学气相沉积法(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产生的FSG材质,可使K值达2.6-3.1,而使用旋转式涂布法(Spin-on Dielectric)的FSG材质,则可低至2.0。 本论文主要是利用前者来制造FSG 材质,在实际制造FSG材质过程中,产品在电子显微镜下发现有泡状缺陷产生,严重影响产品良率,通过论文工作,我们取得如下成果: 1.深入剖析IMD Layer的结构,我们发现后层PEOX的厚度以及N2O 使用的时间,对泡状缺陷的改善有一定的影响。 2.对比不同类型机台的差异性,通过实验,分析不同类型机台对同一制程的影响,从而得到,泡状缺陷的产生跟机台类型的差异无关。 3.通过大量对比试验,逐步提高气体反应的预热温度,从而得出随着预热温度的逐步增加,泡状缺陷会逐渐减少,但不会彻底消失。 4.深入分析氟元素的物理化学特性,在main deposition 之前,增加deposition liner oxide,并控制合理的反应时间,目的是trap 多余,游离的氟离子。随着这一方案的实施,泡状缺陷彻底消失。 通过对产品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各项指标都达到我们要求,并在良率上比base line 高出两个百分点。本论文的研究课题来源于企业的大规模生产实践,对同类低k 介电质的制造,以及化学气相沉积其他介电质都有着巨大的参考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