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抗肿瘤药膜的设计、制备,药物控释行为的研究
【6h】

抗肿瘤药膜的设计、制备,药物控释行为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缩写词表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非血管腔道支架给药系统

1.2 5-氟尿嘧啶、紫杉醇和去甲斑蝥素

1.3 聚己内酯、聚乙烯醇和壳聚糖衍生物

1.4 药物控释方法

1.5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思路

第二章 载5-FU的PCL支架膜的制备与药物控释行为的研究

2.1 材料与仪器

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载PTX的PCL支架膜的制备与药物控释行为研究

3.1 材料与仪器

3.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VA-NCTD轭合物的制备及用作抗肿瘤支架膜的研究

4.1 材料与仪器

4.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非血管腔道肿瘤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造成管腔狭窄。支架植入技术是腔道狭窄的治疗手段,而单纯裸金属支架仅是姑息性治疗腔道狭窄的手段,不具有根本上治疗肿瘤的作用,那么非血管载药支架的研究独具意义,对抗肿瘤药膜的研究是载药支架研究的基础,而对抗肿瘤药膜的设计、制备和药物控释行为研究又是研究抗肿瘤药膜的重点,因此本论文以基于支架的抗肿瘤药膜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三种具有不同药物释放调控方式的载药膜药物控释系统。
  研究中首先设计制备了一种添加有嵌段共聚物的载5-氟尿嘧啶(5-FU)的聚己内酯(PCL)支架膜。将3种不同分子量的聚己内酯-聚乙二醇-聚己内酯(PCL-PEG-PCL)嵌段共聚物、抗肿瘤药物5-FU和生物可降解材料PCL用热熔混合、热压成型法制膜,并对其进行成分结晶性、药物体外释放行为、药物渗透性、膜表面和截面形貌学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PCL-PEG-PCL的添加使得药物释放高度可调控,随着膜内嵌段共聚物PCL链段长度的加长、同一嵌段共聚物(Block2)含量的增加,药物累积释放百分率显著增加;相比于添加剂 PEG, PCL-PEG-PCL表现出更温和的调控能力;5-FU和PCL-PEG-PCL的释放会使膜中留下孔隙,从而进一步促进药物释放。
  其次设计制备了载有紫杉醇(PTX)的PCL支架膜。将PTX先用固体分散和物理混合法预处理,并对其进行了溶出度、结晶性和微观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固体分散法处理后PTX以无定形状态存在于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分子中,PTX溶出度明显提高。同样采用热熔混合和热压成型法制膜,并进行成分X射线衍射分析、药物体外释放行为及其机制考察、药膜失重、药膜形貌学评价。结果表明PTX先制备成固体分散体再添加到 PCL膜中药物释放速度明显快于仅用物理混合法处理PTX,这与PTX在膜中的存在状态和释放机制密切相关;载药量相同时,药物释放累积百分率随着膜中PVP含量的增加而升高。
  第三部分中,首先合成并表征了聚乙烯醇-去甲斑蝥素轭合物(PVA-NCTD),结果表明轭合物红外图谱有酯基吸收峰;NCTD的摩尔取代度分别为8.6%和11.6%;PVA-NCTD和NCTD都具有细胞生长抑制作用且表现为G2/M期阻滞;PVA-NCTD水解率随pH降低而升高。之后运用溶剂法制备壳聚糖季铵盐(HACC)膜,对其进行单向释药、药物透粘膜行为以及覆HACC膜Ni-Ti合金支架体外药物释放研究。结果表明 NCTD可发生单向释药,载高分子-药物轭合物的HACC膜中NCTD体外释放要比载NCTD的慢,但整体仍存在突释;而生物透粘膜实验中载PVA-NCTD的膜中NCTD通过水解在前24 h仅释放46%,比体外释放实验明显降低,且不再存在突释现象,说明更接近体内环境的情况下,NCTD水解会减慢,使药物控制释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