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当归注射液对家兔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中羟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6h】

当归注射液对家兔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中羟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和评价硬膜外滴注当归注射液对椎板切除模型动物硬膜外瘢痕形成及硬膜粘连的干预作用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选用48只成年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A组:空白组;B模型组(生理盐水组);C组:对照组(玻璃酸钠组);D组:实验组(当归注射液组)。各组造模行L3棘突及两侧的椎板切除术,造成0.5cm×0.5cm大小椎板缺损区,术中彻底止血并冲洗切口后,A组:椎板缺损区不做任何处理,直接缝合伤口;B组:仔细剪取适宜大小的明胶海绵并滴注1ml生理盐水轻轻置于裸露区硬膜外;C组:仔细剪取适宜大小的明胶海绵均匀涂布玻璃酸钠0.1ml轻轻置于裸露区硬膜外;D组:仔细剪取适宜大小的明胶海绵并滴注1ml当归注射液轻轻置于裸露区硬膜外;将实验动物分别于术后2周、4周和6周分成三批用空气栓塞法处死,剔取手术段脊柱进行大体观察评估瘢痕粘连的程度、组织学观察及测定瘢痕组织中羟脯氨酸的含量。
   结果:48只新西兰大白兔全部进入结果分析:1、大体观察:A组的粘连程度最重,其次是B组,C组和D组粘连较轻;2、组织学观察:术后2周,A、B组硬膜外组织中大量的成纤维细胞增生和炎症细胞浸润,B组较轻,C、D组可见少量的成纤维细胞,A组与B、C、D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与C、D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与D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4周,A组硬膜外有大量纤维组织,结构致密,硬膜外间隙消失炎症反应较重,B组硬膜外大量成纤维细胞增生,硬膜外间隙狭窄,C组、D组硬膜外可见稀疏的纤维组织,硬膜外间隙存在。各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A组与B组、C组与D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D组与A、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6周,A、B组硬膜外被大量的纤维组织充填,胶原纤维致密,硬膜外粘连较4周广泛,C组硬膜外组织成纤维细胞部分转化为纤维细胞,结构稀疏,可见轻度膜状粘连,D组6周时纤维组织生成较C组多,结构稍致密,硬脊膜与瘢痕组织粘连较C组多而广泛,D组与C组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3、羟脯氨酸含量测定:D组在各时段与A组和B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实验4周与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6周时和C组产生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4周内当归注射液和玻璃酸钠均可减轻硬膜外瘢痕粘连,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加速局部血肿的吸收及炎性物质的清除和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降低细胞外基质的合成起作用。而随着时间延长,当归注射液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形成及硬膜粘连的作用较玻璃酸钠无明显优势,因此暂不能将当归注射液作为预防FBSS的首选材料,要将其运用到临床工作中仍需大量的实验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