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伊恩·麦克伊万小说《赎罪》中虚构与现实之间关系的研究
【6h】

伊恩·麦克伊万小说《赎罪》中虚构与现实之间关系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Acknowledgements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The Chasm between Fiction and Reality

1.1 Fiction as the Cause of Briony's Crime

1.1.1 Young Briony's Characteristics and Attitude towards Fiction

1.1.2 The Making of a Fiction-The Process of the Commitment of Briony's Crime

1.1.3 Briony's Family

1.2 Fiction and War

Chapter Two: The Metafictional Coda

2.1 Fiction as Briony's Atonemen

2.2 Briony's paradox

Chapter Three: The Combination of Fiction and Reality in Atonement

3.1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Atonement

3.2 Fictionality of Atonement at the Level of Discourse

3.2.1 Intertextuality

3.2.2 Narrative Voices and Prose Styles

3.2.3 Prolepsis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展开▼

摘要

对于小说的虚构与现实之间关系的讨论由来已久。形成于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现实主义强调,作家应在小说中客观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小说中的世界是现实的再现,应该和小说外的现实世界一致。作为后现代主义作家,伊恩·麦克伊万对这一问题持何观点呢?本文试图通过对其小说《赎罪》的分析进行解答。 文章除引言和结论外共分三个部分。第一章从由于沉溺小说导致主人公BrionyTallis犯罪的悲剧故事出发,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指出把小说中虚构的世界等同于现实世界的危险性,强调了虚构和现实之间的界限。 第二章着重分析《赎罪》的元小说结尾。小说的结尾告诉读者,我们刚刚读的故事,是Briony为赎罪而写的一部小说。这一元小说结尾颠覆了整个故事的现实性,进一步强调了小说的虚构性。一方面,小说家的道德责任促使Briony通过创作小说来告诉人们真相,从而达到赎罪的目的;但另一当面,写作作者的主观性决定了小说家无法保证其作品的客观真实。现实无法改写,Briony的赎罪只能是一种尝试。 第三章主要从话语的层面上对小说《赎罪》本身的虚构性进行分析。作者把小说置于现实的历史背景中,同时在叙事过程中不断采用各种技巧(如“文本互涉”)来凸显小说的虚构性,从而在小说中达到现实与虚构的有效结合,让现实为更好的表现虚构服务。 文章试图得出结论:麦克伊万认为,虽然虚构来源于现实,但并不能等同于现实。作家不可能绝对真实客观地反映现实世界。小说的本质是虚构。《赎罪》的写作是对传统现实主义观点的挑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