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翻译与翻译研究现状反思
【6h】

中国翻译与翻译研究现状反思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论

第1章翻译理论与实践反思

第2章研究现状的学理反思

2.1学科名称与体系框架

2.2观念与判断

第3章治学态度与学术规范

第4章主体性、主体间性与翻译伦理

4.1翻译活动中的主体性与一般意义上的翻译伦理

4.2翻译活动中的主体间性及翻译的主体间实践伦理

第5章翻译政治与意识形态研究

第6章翻译策略与翻译批评

6.1翻译策略

6.2翻译批评的理论与方法

第7章全球化与文化认同

7.1全球化语境中的翻译活动

7.2翻译中的文化认同:动态博弈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博士生期间科研成果

博士后期间科研成果

个人简历

永久通信地址

展开▼

摘要

本课题的主体部分共分七章:  第1章从总体上对翻译研究和翻译现状进行了初步反思。  第2章力图澄清译界关于学科名称与体系框架的模糊认识,并从观念和评判力两个方面列举实例,指出学人在当前观念转型时期亟待注意的一些问题。最后,将常见论文写作模式划分为七种,并抽取典型论文做范例分析。  第3章详细论述了目前翻译研究中的治学态度和学术规范问题。  第4章将翻译活动中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问题与翻译伦理研究结合探讨,还指出了国内译界关于“主体性”、“subjectivity”等关键术语的某些错误认识。  第5章详细阐述了翻译政治概念及研究范围和意识形态概念及研究范围,并分别解释了中西观点的差异与分歧。  第6章从贴近翻译实践的角度具体探讨了有关翻译策略和翻译批评的问题。  第7章先概要评点了全球化背景下的翻译活动所牵涉的文化认同问题,接着又结合博奕论对具体译例进行分析,以为论证。 本课题的特色,首先在于剖析中国翻译研究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些重要问题,比如翻译史分期、学科框架、本土传统、新旧观念冲突等等。其次在于覆盖了翻译实践领域的绝大部分关键论题:译者主体性、主体间性、翻译伦理、翻译政治、意识形态、翻译策略、翻译批评、文化认同等。 本课题研究以批评性反思为主,触及具体问题。既以学术为主体,也不回避非学术因素,以期能提醒译者在商业氛围中保持职业信念,提醒同行学者在量化学术评价机制的压力下保持头脑清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