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3—8年级学生“诚信”概念理解及其情境反应的发展研究
【6h】

3—8年级学生“诚信”概念理解及其情境反应的发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授权使用声明

第一部分问题提出和研究主题的形成

第二部分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三部分结果分析

1自编问卷的信、效度

2“诚信”概念含义选择的结果分析

3诚信价值评价的结果分析

4“诚信”投射反应及其发展变化

5诚信情境投射反应与价值评价的关联性分析

6“诚信”概念理解、价值评价、情境反应与关系自我表征的对应分析

第四部分讨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文在理论推论与访谈调查的基础上,形成了“诚信”发展的系列研究,包括“诚信”概念含义选择、“诚信”价值评价、以及“诚信”相关情境投射反应三项测查,分别从“诚实”、“守信”、“真诚对人”、“真实对己”四个方面对549名3-8年级的学生进行考察。此外,本研究还试图联系个体的关系自我表征探讨“诚信”概念发展的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被试在对“诚信”概念的理解上有一个日渐丰富的趋势,随着年级升高,被试除了取其“诚实、守信”的本意外,还会开始注重“真诚”这一内在深层含义。三、四、五年级更注重诚信的“诚实”含义,六、七、八年级更注重诚信的“守信”含义,在此基础上七、八年级开始注重诚信的“真诚”含义。 就年级特点而言,学业成绩带来的心理压力会影响五年级被试的“诚实”情境反应。六年级被试在“守信”维度价值评价和情境反应中的得分俱佳,守信意识强。四年级、七年级被试更为注重人际交往中的亲和性,在“真诚对人”方面的得分较高。八年级被试在交往中注重对方情绪感受的同时,还开始注重好朋友之间的坦诚相见。 就发展趋势而言,三年级被试的“诚信”价值取向与其情境反应的水平相互矛盾。四、五、六年级被试的“诚信”价值评价与情境反应基本一致。六年级被试开始进入“诚信”价值内化状态。七、八年级在价值评价方面更为现实、谨慎,在情境反应中更为灵活自主。 就“诚信”概念理解的形成机制而言,关系自我表征倾向于“父母”的被试更注重“诚实”含义,倾向于“好朋友”表征的被试则更注重“守信、真诚”含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