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陈子龙研究
【6h】

陈子龙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授权使用声明

绪论

一、研究概述

二、研究方案

第一章地域·家世与陈子龙的人格塑造

第一节云间文化传统与晚明士风

第二节家世影响与陈子龙早期人格塑造

第二章晚明社会思潮与陈子龙的社团活动

第一节东林清议与实学

第二节陈子龙与复社的渊源辨微

第三节陈子龙几社领袖地位之确立

第三章陈子龙的政治活动与生死抉择

第一节从三次会试到任职绍兴看陈子龙的出处抉择

第二节从甲申国变到任职南明看陈子龙的生死抉择

第三节明季道德主义风潮与陈子龙之不得不死

第四章陈子龙“文以致用”的经世思想及应用

第一节《皇明经世文编》与陈子龙的经世思想

第二节《陈忠裕公兵垣奏议》与陈子龙军事思想

第五章陈子龙“诗以复古”的诗歌理论及实践

第一节陈子龙的诗学渊源

第二节折衷风雅,以适诸远——陈子龙的诗学理论

第三节转益多师,各得其长的诗歌创作

第四节陈子龙诗歌的价值与意义

第六章陈子龙“词以言情”的词学主张及影响

第一节明词衰微与词的文人化进程

第二节陈子龙的词学主张与云间词派

第三节陈子龙词的思想内蕴与审美风格

第四节陈子龙词对于清代词坛的影响

附录一陈子龙交游考

交游之师长先贤

交游之同辈挚友

附录二陈子龙诗词补遗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陈子龙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文学活动家,是云间诗派、云间词派的领袖,也是云间几社的代表人物,在诗、文、词等多个领域均有突出的成就,对后世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他也是明末著名的爱国志士,曾先后出仕过明、南明、隆武数个朝代,在明亡后因坚持抗清活动被清廷逮捕,投水殉国,可谓明清之际朝代更迭、政治变迁、社会转型、文风士气演进之亲历者与见证人。陈子龙既有大量诗文词著作存世,也留下了先当数量的政论著作和军事著作,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以陈子龙为中心展开文学、历史、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综合研究,不仅对于陈子龙其人其作以及明末清初的诗文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以他为入手,对于明末清初独特的社会政治氛围,经济文化状况作文学史层面的了解剖别,对明清易代这一历史大变革时期士大夫文人的个体思想发展、人生价值选择做思想史层面的辨析定位,从而为了解明末清初的社会状况,文人活动,诗文特征和审美取向等提供新的角度和途径,从而通过研究文学来认识历史,体悟人生。同时,陈子龙交游特广,文坛政界皆影响卓著,研究他的交游情况,从补充若干文学史资料的角度来说也有着不可或缺的典型意义。 本文以陈子龙本体为研究中心,主要采用古代文学传统研究思路,同时结合社会学、考据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基本涵盖了陈子龙的各方面研究,包括六章:第一章以陈子龙的家庭环境和所生长的云间地域文化为载体挖掘陈子龙的早期人格塑造成因;第二章以陈子龙的文学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旨在厘清陈子龙与复社几社的渊源,考察陈子龙的地位与意义:第三章概括阐述陈子龙的政治活动,以他前期的出处抉择与后期的生死抉择为入手,揭示其人生观与价值观,并由他出发,引申到那个时代士大夫所共同面对的生活状况和他们的道德取向;第四章以目前研究尚不充分的《皇明经世文编》和《陈卧子兵垣奏议》为对象,重点探悉陈子龙的军事思想与经世主张,以弥补前人之不足;第五章研究陈子龙“情真文古”的诗歌创作,既兼顾诗歌的古典艺术审美性,又强调以诗记史,以诗发论的社会功用性,对于明七子和公安、竟陵都有吸收和扬弃;第六章探讨了陈子龙词的艺术特色及成因,在考察云间词派风格流变的同时,试图用词的文人化进程为载体构建起词体发展的大框架,并以此来观照清代各词学流派的意义和价值。 附录一为陈子龙交游考,附录二为陈子龙诗词补遗,力求客观真实,弥补缺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