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以野生动物保护教育为基础提高中学生生态德育水平的实践研究
【6h】

以野生动物保护教育为基础提高中学生生态德育水平的实践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授权使用声明

第一章研究问题的提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以“爱鸟俱乐部”为教育平台的生态德育实践活动

2.1“爱鸟俱乐部”活动的目标

2.2“爱鸟俱乐部”活动的特点

2.3“爱鸟俱乐部”活动的原则

2.4“爱鸟俱乐部”活动的理论探索

2.5以俱乐部形式开展爱鸟活动的探索

第三章中学生野生动物保护对生态德育实践效果的研究

3.1研究的对象、方法与步骤

3.2“上海市中学生生态德育问卷”的初步设计及预研究

3.3“上海市中学生生态德育问卷”问卷的形成

3.4上海中学生生态德育的现状分析

第四章影响中学生生态德育差异的因素分析

4.1与野生动物保护相关的个体因素的现状分析

4.2个体因素与生态德育各指标之间的相关研究

4.3上海中学生个体因素差异显著性比较

第五章野生动物保护教育工作现状的研究与分析

5.1野生动物保护教育工作中学生因素的分析

5.2野生动物保护教育工作中教师因素分析

5.3野生动物保护教育工作中活动因素分析

第六章结论与发展性对策

6.1研究结论与分析

6.2建议和发展性对策

6.3学生中野生动物保护社团的作用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21世纪的重要关口,人和自然的生态矛盾,已成为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矛盾。中国在21世纪“可持续发展”,除了调整科技、经济发展战略外,还有必要提出和实施生态德育,生态德育是一种在新德育观指导下的生态教育活动,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加强生态德育教育势在必行。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目标的野生动物保护教育工作就是其中重要有效的工作。 作者以校本教育为基地,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帮助下,指导教师充分发挥的专业特长和组织能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爱鸟俱乐部”为教育平台积极开展生态德育实践活动,并通过校际合作互动,以点带面,辐射全市,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益。 在此基础上,对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教育”特色学校4所,非特色学校4所,共8所,其中重点中学3所,普通中学2所,薄弱中学3所,市区学校6所,郊区学校2所,利用的问卷实施调查。在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对上海中学生生态德育现状和与野生动物保护相关的个体因素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且通过与野生动物保护相关的个体因素与生态德育各指标之间的相关研究,以及野生动物保护教育工作中学生、教师、活动三方面因素的分析结合访谈得出结论:野生动物保护教育工作对提高上海市中学生生态德育水平切实有效。 上海市中学生生态德育水平有着明显不平衡的特点,不同层次学校学生在生态德育的不同方面水平差异显著,性别和年龄因素对此有重要影响,女生优于男生,初中生优于高中生。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特色与非特色学校学生在生态德育总体水平差异极其显著。特色学校明显优于非特色学校。野生动物保护教育工作是提高中学生生态德育水平的重要途径,所以应该不断提高野生动物保护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除了在学校和教师层面指出了应关注的问题及发展性对策,在学生层面强调了野生动物保护社团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