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山东省体育师范生选修专项与其高考专项出现差异的原因及相关问题研究
【6h】

山东省体育师范生选修专项与其高考专项出现差异的原因及相关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论文摘要

1.研究前提

1.1文题释义及思源

1.2问题的提出

1.3研究意义

1.4相关研究现状

1.5文献综述

2.山东省体育高考专项设置及体育院系专项设置现状的分析

2.1体育高考专项设置现状

2.2体育院系专项设置现状

2.3山东省体育高考专项和体育院系专项设置的对比分析

3.山东省体育师范生转换体育高考专项现象的分析

3.1原因辨析

3.2利弊辩析

4.二次选项不转换高考专项的分析

4.1可能性探究

4.2理想化假设

5.体育师范生转换专项技术现象的导向

6.大学阶段和高中阶段专项选项脱节的应对

6.1优化高中训练选材

6.2改良高中体育教师队伍

6.3完善体育高考制度

6.4改进体育教育专业办学

6.5体育理论工作者倾心助阵

7.结论和建议

7.1结论

7.2建议

8.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体育高考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选拔生源的唯一途径,虽然近几年很多省份开始试行其它的体育招生考试模式,但大多数省市实行的还是“身体素质+专项技术”的传统模式。尤其本文的主要研究地域山东省,一直以来,都沿用这种考试办法,所以山东省的每个体育考生参加体育高考时已有一项运动专项。由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运动技术的培养是“技术普修+技术专修”的模式,所以体育类考生在大学期间又有二次选项的机会,而且很多同学二次选项时改换了其高考时的运动专项,这种转换运动专项的现象在体育师范生中是普遍存在的。本文就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该现象对人才的培养引出的利弊、对该现象日后的导向以及相关部门应采取的相应举措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分析,笔者发现导致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高中阶段和大学阶段专项选择的影响因素的改变,不同的选项环境和影响因素让同学的选项动机发生了变化,选项出现差异是必然现象。但这种选项差异却有利亦有弊,而且对身体素质和原有运动专项水平有所差异的学生的利弊影响程度也有所不同。总体来讲,转换运动专项是弊大于利,不利于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不利于体育运动专才的形成,更不利于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所以,体育院校应出台相应的选项规章,除允许少数身体素质和运动专项较好的体育师范生二次选项时转换专项外,对大部分体育师范生应适当地人为避免和调整转换专项技术现象的发生。 要改变从根本上让这种现象扬其长避其短,要从几个环节入手。首先,要从体育高考的改革抓起,要改变体育高考的模式,可试行取消身体素质测试,只测运动专项技术的考试模式,而且还可实行“双项专项技术测试”的考试模式。其次,要提高高中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职业素养,做好体育类考生的选材工作,将不适合从事体育运动学习和训练的学生排除在外,减少通过体育高考投机取巧考入大学的现象。最后,作为体育师范生培养的导向主体,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扶正为培养中学体育教师,培养规格也要重新定位在“一专多能”的体育专才。 对该现象只有寻好根源,依其利弊裁定导向,对应改进措施,才能将体育师范人才的培养推上正途之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