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网络沟通工具的家校互动的研究与实践——以小学数学为例
【6h】

基于网络沟通工具的家校互动的研究与实践——以小学数学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的背景

1.3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4 研究的意义

1.5 研究的方法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3章 家校互动的现状研究

3.1 我国家校合作的方式

3.2 我校家校互动的形式与开展情况

3.3 我班家校互动的前期调查

第4章 网络家校互动方案设计

4.1 网络家校互动的优势

4.2 网络家校互动的角色定位

4.3 网络家校互动方案设计

第5章 网络家校互动的实施与分析

5.1 实施的基本情况

5.2 家校互动的主要内容

5.3 基于网络的分析

5.4 家校互动的效果

5.5 本研究的不足

第6章 总结与反思

6.1 影响网络家校互动的因素

6.2 对于网络家校互动的建议

6.3 进一步研究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在影响学生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学生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虽然传统的家校互动形式为家校互动创设了一定的条件,但也存在一些弊端与局限性,如互动的时间与地点往往受到限制、互动频率不高等,这些不足已明显不能满足当前家校互动的需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愈加紧密,为家校互动合作带来了新的契机。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家校互动现状与理论的研究,以及对本校和所教班级家校互动前期开展情况的调查分析,并结合教师与家长的实际需求来开展实践与研究。在此基础上笔者以所执教的两个三年级数学班为实验对象,将网络即时沟通工具(数学交流QQ群)和上海市家校互动平台相结合以创建一个高效、便捷的家校互动模式,围绕数学学习相关内容,开展数学学科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互动,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成长。
   基于实践,本文从网络家校互动的内容、互动模块的选择、互动的频率与深度以及互动效果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有以下结论:首先,网络家校互动使互动的频度与深度有所提升,拉近了家校双方的距离,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家校互动的不足;其次,本研究利用网络沟通工具加强了数学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使互动内容更具有学科特点,家校双方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了更全面地了解,并能及时沟通双方教育行为的需要与不足,协调互补,共同完成对孩子的教育培养工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