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湖州师范学院教学建设管理支撑平台研究
【6h】

湖州师范学院教学建设管理支撑平台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相关领域开发及应用现状

1.2 研究的任务和意义

1.3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3.1 论文的研究思路

1.3.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论文结构

1.5 本工程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2.1 Spring框架简介

2.1.1 Spring的控制反转(IOC)

2.1.2 面向切面编程(AOP)

2.1.3 Spring的MVC

2.2 Hibernate框架简介

2.2.1 Hibernate体系结构简介

2.2.2 Hibernate API简介

2.3 FreeMaker模板引擎技术

2.4 开发环境

2.4.1 服务器端环境要求

2.4.2 客户端环境要求

2.4.3 主要语言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需求分析

3.1 系统公共模块需求分析

3.2 专业建设模块需求分析

3.2.1 新专业建设模块需求分析

3.2.2 特色专业建设、重点专业建设模块需求分析

3.3 教师队伍建设模块需求分析

3.3.1 教学团队建设模块需求分析

3.3.2 教学名师、教坛新秀评选模块需求分析

3.4 课程建设模块需求分析

3.4.1 精品课程建设模块需求分析

3.4.2 精品课程管理、评审与展示模块需求分析

3.5 教学评估与教学状态基本数据公布模块需求分析

3.5.1 教学质量评估、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模块需求分析

3.5.2 教学状态基本数据中心模块需求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设计

4.1 项目开发规范

4.1.1 系统目录规划

4.1.2 命名规则

4.2 系统框架整合详细设计

4.3 系统公共模块设计

4.4 专业建设模块设计

4.5 教师队伍建设模块设计

4.6 课程建设模块设计

4.7 教学评估与教学基本状态数据中心模块设计

4.8 系统数据库设计

4.8.1 数据库表详细设计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实现

5.1 系统界面实现技术

5.2 项目申报系统安全实现

5.3 项目申报系统性能优化实现

5.4 系统功能模块实现

5.4.1 课程建设与资源共享模块实现。

5.4.2 专业建设模块实现

5.4.3 教学团队建设模块实现

5.4.4 教学评估与教学基本状态数据中心模块实现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系统测试

6.1 单元测试计划

6.2 集成测试计划

6.3 测试用例

6.3.1 接口测试用例

6.3.2 路径测试的检查表

6.3.3 功能测试用例

6.3.4 容错能力/恢复能力测试用例

6.3.5 性能测试用例

6.3.6 用户界面测试的检查表

6.4 测试报告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湖州师范学院教学建设管理支撑平台研究”工程项目是紧密贴合湖州师范学院教学建设要求,进一步深化数字校园建设的一项研究开发工作。本工程项目旨在应用当前国内外数字校园应用系统建设方面的先进理念和最新成果,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地全面构建我校数字化教学建设管理支撑平台,为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评估与教学状态基本数据公布等教学建设项目的建设、申报、评审、管理与成果展示提供一站式全程支持,真正实现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筹资源的建设理念,同时从根本上克服以往数字校园建设中普遍存在的诸多不足。
   本文以“湖州师范学院教学建设管理支撑平台”的设计与开发为主线。展开讨论了实现J2EE Web应用的分层系统结构,以及在每层所采用的开源框架,详细阐述了项目在该框架组合上的主要模块的设计与实现。作者所做的主要工作是项目的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首先,调查研究了项目在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开发和应用现状,总结梳理了作者分管的教学建设工作的业务流程,确定了项目的研究任务和研究思路,明确了系统的总体功能模块。然后,讨论了设计系统公共模块的必要性、可行性,阐述了系统各个模块具有的功能以及各模块之间的关系,各模块的业务流程。介绍了本系统各功能模块的设计,数据库的设计。
   论文实现的功能为教学建设项目的网上申报、评审、管理与成果展示提供一站式支持,包括:新专业建设、特色专业建设、重点专业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教学名师和教坛新秀评选、精品课程建设、教学质量评估、教学状态基本数据中心、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等功能。平台的实现将教学建设的内涵建设与综合门户网站有机整合,为湖州师范学院教学建设项目的申报、评审、管理与成果展示带来更大的方便与快捷,提高管理的质量与效率,实行教学项目建设的公平与公正性,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平台的实现有利于学校的教学改革,促进教学建设的数字化,实现教学管理、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的网络化和动态化管理,对提高本科教学的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