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中的自由之名——关于信仰与现代性关系的个案分析
【6h】

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中的自由之名——关于信仰与现代性关系的个案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导论

第一章有罪无罪辩(对小说文本中哲学寓意的研读)

第一节关于《罪与罚》的本事及其主题

第二节分析拉斯科尔尼科夫的精神现象

第三节基督式人物——索尼娅的信仰体验及其意义

第二章从祛魅到疯狂的现代性(理性的历史演进走向极端)

第一节现代性的术语溯源与学理梳理

第二节心性失序的现代状貌

第三节面对虚无主义的谋杀方案,无辜的人该往哪去?

第三章藉“自由”之名而言它(对信仰作现象学还原论证)

第一节启蒙理性拿自由与上帝对抗

第二节“一切皆有可能”的狂热理性造就现代性的可怕后果

第三节重树信仰与现代性的关系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西方从启蒙时代起,思想界所做的是不断的“祛魅”,来摆脱“神性”的束缚,为了给理性的自由争得全部天空,理性与神性从一开始就处于敌对关系。在韦伯意义上的现代性概念,其核心是理性即主体性,表现为世俗化的“祛魅”过程。现代性要前进,力求清除宗教神性的障碍,在此角度,则可用“现代性”指代“理性”。那么,神性与理性的矛盾,便即是神性与现代性的矛盾。要现代性,便要“祛魅”,排斥、拒绝信仰,从而把问题转换成“信仰”与“现代性”的矛盾。总之,启蒙理性拿自由与上帝对抗。 当启蒙理性不顾一切地拿自由与上帝对抗时,却极端地造成了“一切皆有可能”昀狂热理性造就现代性的可怕后果…… 到了十九世纪中后期,陀思妥耶夫斯基首先用小说的形式,大胆质疑信仰与现代性的矛盾。由于对虚无主义理念的探究及其知识社会学的把握,使陀氏之于现代性思想的贡献,已完全超越了诸如现代化理论的视野。因为他同时也是一位具有东正教思想的作家。但试图从他的作品中总结出“二二得四”的宗教规律,将是永远徒劳的努力。这又是因为他本人也不可能长期地与理性为敌。正像他在1870年2月25日写给麦可夫的信中所说“折磨我的意识与潜意识达一辈子的问题:上帝是否存在的问题”。作为一个“追求、斗争、动摇和信仰的时代”中的作家,陀氏力求分析社会生活所提出的迫切与病态问题,并对其做出积极的回答。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之所以震撼现代人的心灵,是因为其中有思想,有观念,有理想,正如他在给施特拉霍夫的信中所言“我的重点不在小说,而在观念”。这位作家经历过被送上断头台执行枪决、等待死刑的精神折磨,李震先生讲“这种惨无人道的措施,在犯人的精神和心理上造成的威胁是难以估计的。”在此后的四年苦役犯生活中,使他对人心、人性、俄国民族、信仰问题、道德问题,有了极深刻的见解,表达在他后来的作品中——都是有关生命意义的问题,自由的问题,人之重要性的问题,永恒、痛苦和罪恶的问题。 本论文从为陀氏奠定文学声誉的长篇小说《罪与罚》入手,以《罪与罚》中的思想意向为解码依据,在学理上梳理出陀思妥耶夫斯基通过文学作品,所传达的信仰与现代性的深秘关联。本文的问题意识将围绕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当下现代性语境之间的深秘关联来展开,把拉斯科尔尼科夫有罪而无罪的“无辜”,作为信仰与现代性之间逻辑勾联的入思界面,通过诠释学——现象学——辩证法三位一体式的文本解读,证得信仰之于现代性有效而有限的克服。《罪与罚》中,陀氏将“自由”这一现代性的根本价值,作为探讨对象,来引出一系列问题:“拿破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