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RSV重组蛋白疫苗的制备及其免疫原性和保护性研究
【6h】

RSV重组蛋白疫苗的制备及其免疫原性和保护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摘要

缩略语表

引言

第一部分RSV重组蛋白疫苗的质粒构建、表达及纯化

第二部分RSV重组蛋白疫苗的免疫原性研究

第三部分RSV重组蛋白疫苗G1F/M2的保护性和安全性研究

第四部分HSP70L1的克隆、表达及作为G1F/M2佐剂的初步研究

全文总结

本课题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最重要病原,也是造成老年人和免疫缺陷成人高患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原因。60年代研制的福尔马林灭活的RSV(FFI-RSV)免疫幼儿后,不仅没达到预防目的,反而使其自然感染RSV后病情加重,造成80%被免疫者住院,其中2例死亡。目前认为FI-RSV疫苗导致的病情加剧与伴随肺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IL-4、11,-5细胞因子升高的Th2型优势应答、中和抗体水平不足、以及缺乏局部免疫等有关。WHO已将RSV疫苗列为优先发展的疫苗之一,但由于疫苗导致的免疫病理学和安全性问题,目前仍无一例安全有效的疫苗被批准上市。 大量研究发现RSV的G蛋白免疫小鼠后能诱导以IgGl为主的抗体和Th2优势应答,但不能诱导IgG2a、Thl和MHCI限制性CD8+T细胞应答,这种免疫的不平衡性与该类蛋白疫苗的副作用密切相关。研究发现:在诱导CD4+T细胞的同时激活CD8+T细胞可以下调Th2型细胞因子,同时防止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可见CD8+T细胞不仅在清除RSV,而且在下调Th2型细胞因子应答和控制Th2型优势应答导致的病理反应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个理想的、安全有效的RSV疫苗应该能够同时诱导体液免疫(抗体)、细胞免疫(CTLs)和平衡的Thl/Th2应答。本论文所描述的重组融合蛋白G:125-225-F/M2:81-95(G1F/M2),包括G蛋白的中和抗体表位片段(G:125-225)和RSV-M2蛋白的CD8+T细胞表位片段(M2:81.95);其设计目标是发展一个安全有效的RSV疫苗。 首先构建表达质粒并表达纯化融合蛋白G1F/M2:将G1和F/M2:8l·95基因片段插入质粒pET-DsbA中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CEE.coliBL21(DE3)中得到表达,采用Ni+螯合亲和层析法纯化尿素变性的包涵体溶液,梯度透析复性,Westem-blot鉴定重组蛋白的RSV特异性,用凝血酶切割DsbA-G1F/M2而得到融合蛋白G1F/M2。 免疫原性研究:将融合蛋白G1F/M2以铝盐为佐剂腹腔注射免疫BALB/c小鼠,或将G1F/M2与佐剂型载体热休克蛋白HSP70L1形成的复合物HSP70L1一G1F/M2(HSP-G1F/M2)皮下注射免疫BALB/c小鼠,均诱导了高滴度的蛋白及RSV特异性的IgG抗体、中和抗体和CTL应答,令人感兴趣的是,该蛋白诱导了平衡的IgG1/IgG2a,这意味着诱导了一个Thl/Th2混合型免疫。 保护性和安全性研究:用106pfuRSV攻击免疫后的小鼠,病毒滴定法和RT-PCR检测肺部的RSV,结果显示:小鼠肺部受到了完全的保护。被免疫小鼠在感染RSV后仍然保持感染前平衡的IgGl/IgG2a免疫应答;并且与自然感染组一致,G1F/M2组肺组织中诱导了Thl型细胞因子表达,说明G1F/M2诱导了Thl型应答;肺部未发现明显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以上结果表明G1F/M2有望开发为一个安全有效的RSV重组蛋白疫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