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五十至七十年代“胡风集团”作家的潜在写作
【6h】

论五十至七十年代“胡风集团”作家的潜在写作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导论:关于1949-1976中国文学中的“潜在写作”的几个问题

一、潜在写作的概念与研究思路

二、材料的真实性问题:中国潜在写作的公开面世方式

三、1949-1976年中国文学中潜在写作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的作家群与发展的趋势

四、潜在写作作品的分类、评价与文学史地位问题

第一章:苦难中的坚守与个人主体性的回归

一、“胡风集团”悲剧的历史含义

二、“胡风集团”潜在写作的整体特点

第二章:射击与坚守:胡风的狱中写作

一、狱中诗篇中的两种声音及其内在矛盾

二、剥离现实纠葛之后精神立场上的统一性

三、现实战斗精神的延续

第三章:绝望中的抗争:彭燕郊与绿原的潜在写作

一、心灵濒临抽空时的颤栗:彭燕郊的无声语

二、个人对绝望的抗战:绿原的精神历程

三、个人主体性出现的困难及其意义

四、个人对社会的审判

五、置身于大地上的孤独者

第四章:“生命炼狱边的小花”:曾卓苦难之中的爱与希望之歌

一、《凝望》:理想与希望之歌

二、《有赠》:爱与柔情的呼唤

三、古典气质与自传性的意义

第五章:生命的伤残、反抗与坚守:牛汉文革时期的潜在写作

一、困厄中的反抗与沉默中的坚韧

二、视觉意象、动感与情境诗

三、悲凄的理想主义

第六章:地火在运行——张中晓与《无梦楼随笔》

一、“无梦楼”中的梦

二、艺术观:感性与主体的树立

三、困惫之中的精神超越

结语:绝望中的抗战:一种精神传统的延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潜在写作是当代中国文学中一种特殊而重要的写作现象,即作家写作的在当时不是为了发表也无法发表的文学作品,其中不少提供了公开文学中缺少的艺术与精神质素。潜在写作与公开文学一起,构成时代文学多层次性的内涵。
  本论文导论部分讨论1949-1976年潜在写作的概念、研究思路、材料的真实性、出现的原因、主要的作家群、发展的趋势、分类、评价与文学史地位问题。正文部分研究这一时期比较有典型性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