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变迁(1928-1953)——以关中地区为中心
【6h】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变迁(1928-1953)——以关中地区为中心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及其学术背景

第二节生态背景

第二章1928-1930年大旱灾及其影响

第一节大旱灾的过程

第二节人口的严重损失

第三章灾后初期的地权变迁

第一节土地的大量荒废

第二节土地的相对集中与土地质量的转移

第三节自耕农比例的下降

第四章土地改革:关中无地主

第一节关中地区的地权分散

第二节个案研究:高陵县通远乡

第五章结论:人地关系的恶性宽松

第一节关中类型

第二节陕北类型

余论

征引文献

附表

附图

后记

声明

展开▼

摘要

该文从1928-1930年的西北大旱灾对关中地区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巨大影响入手,重点分析了旱灾后至土改前的20年之内,关中地区的人口数量、地权变迁、农佃比例、人地关系的变化,并对陕西的租佃制度、农业经营进行了细致研究.该文认为,近代以来,西北地区不断的天灾人祝造成了生态环境的巨变,该地区在表面上给人以一种“地广人稀”的感觉,但其内部仍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性,陕北、陇东、陇中等地因为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即实际可耕地很少,且大都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大灾造成的人口损失也不多,对土地的要求导致了高租佃率的出现;关中地区则因为农业生态环境较好,可耕地比例相对较高,在反复的大量人口死亡之后,尽管在灾后初期也出现了地权的短期集中,但终究因为人口与耕地之间矛盾的缓解而造成了“人地关系的恶性宽松”,回复到以自耕农为主体的农村经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