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七届中国灾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
第七届中国灾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

第七届中国灾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0
  • 召开地:昆明
  • 出版时间: 2010-08-21

主办单位: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

会议文集:第七届中国灾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自2009年9月以来,云南大范围持续干旱,部分地区降水比往年减少七至九成,主要河流水流量之少创历史之最.秋、冬、春三季连续干旱,新闻报道用词从"十年不遇"、"三十年不遇"升级到"五十年不遇"、"八十年不遇"、"百年不遇".本文从人文角度出发,从地理环境、生态环境、水资源利用等方面分析了云南大旱灾害的生成机制,指出国家发展与强盛不是单一的经济的发展与金钱的积累,而是国家综合实力的发展与强盛。国家的综合实力除了经济,还有更重要的人文精神和国民人文素质。决定民族命运的绝不仅仅是经济力量,同时也取决于人文精神。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有人文精神、有良心的历史工作者应当正视现实,不为眼前功利所左右,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探索走向未来的正确路径。
  • 摘要:清末民初,同乡会在功能上逐步实现了由"救死"到"救生"的转变,因此,对家乡赈济就纳入同乡组织的视野.每当家乡有重大灾情时,同乡会便挺身而出,奔走呼号,为家乡捐款赈济.云南大学杨丽娥的博士学位论文《20世纪云南地震救灾研究》中涉及同乡组织救灾问题,但论述非常简单,本文在此基础上,运用《北京云南震灾协济会征信录》(简称《征信录》)、《云南大理凤仪等属震灾报告》等资料,探讨同乡组织在地震救灾中的作用,指出协济会“承上”活动主要表现在宣传和募捐上,“启下”活动主要表现在指导筹组华洋义贩会云南分会,指导、监督贩款公平合理分配。
  • 摘要:一自古以来,贵州便灾害频仍,从相关历史资料可见,这些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的损失.综观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从相关的研究成果来看,涉及贵州灾荒的并不多.本文即以清前期为切入点,系统地对这一时期贵州的灾荒进行研究,指出 清前期贵州灾害发生的频率非常高,灾害此起彼伏,连绵不绝。笔者根据地志、《清史稿》、《清实录》等历史文献,对清前期贵州的灾荒进行了粗略的梳理,并介绍了清廷及地方政府的治理机制,从清廷及贵州地方官员对灾荒的应对举措来看,其根本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其自身的统治,但这些措施对于缓解灾情以及灾荒对人们的损害来说是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的。
  • 摘要:金沙江因盛产沙金闻名,是云南重要的黄金产地,是一条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金沙江流域的居民世代生活在金沙江边,依靠区域内丰富的资源生产生活.笔者走访这一区域,试图结合众多的史料和人类学田野调查资料,梳理金沙江淘金的历史,并结合历史发展轨迹探讨淘金与区域社会环境变迁的关系。
  • 摘要:在介绍近百年来研究鼠疫人物的基础上,分别从发病态势、症状特征、疾病涌现等角度对文献疫史资料进行识别,避免片面性和主观性,对于认识中医与鼠疫都具有特殊意义。余氏是第一位总结晚清20年来鼠疫防治经验,把中国鼠疫流行史提前到与隋唐时代“恶核”相关联的中医名家。伍连德则是中外医学史上第一位成功控制特大鼠疫混合感染和暴发流行的伟大医家。尽管二人涉及的鼠疫史料都史无前例,但却又都只是冰山一角。近年的研究发现,针灸、中医的起源、中医基础理论的形成都与鼠疫流行息息相关,笔者将其归结为“医源于疫”。从鼠疫流行看中医及其基础理论,中西医药的对译与融通将成为可能,余下的问题也都可能迎刃而解。
  • 摘要:本稿通过介绍日本的灾害史与疾病史的研究动向,为中国学者了解日本的灾害史、疾病史研究提供参考,详细总结了日本和中国的灾害史目录,并对其进行整理,为同类型研究提供借鉴。
  • 摘要:在介绍东亚地区地理位置特殊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上,总结了今年来东亚地区自然灾害的发生状况,综合近三百年间的纪录,人类自从有望远镜观测太阳活动黑子纪录以来,六次长谷期以后五年世界6级以上灾害性强烈地震灾害史纪录和中国水旱灾害史纪录,以南北美和东亚环太平洋地震带为主,并及喜马拉雅至地中海地震带发生了频繁的大地震及特大地震,最高震级可达9.7级。同期中国也有显著旱涝灾害发生,有时可及全国主要江河大流域。所以对今后五年灾害严重性绝不可忽视。但是历史经验不一定完全符合未来变化,一定要加强灾害预测研究工作和防灾抗灾的准备工作。这是一个全球性自然灾害问题,所以应该组织国际合作。
  • 摘要:陕南地区,习惯指秦岭以南的陕西辖区,从区位特征看,位于川、鄂、豫、陕、甘五省交界地带,是长江、黄河两大河流的重要水源补给区,北跨秦岭,南依巴山,汉水自西向东横穿而过,西部有嘉陵江由北而南流入四川,东部有丹江等支流汇入汉水,在江河谷地依次分布着汉中、安康与商洛盆地,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是明清时期特别是乾嘉以来社会经济变迁比较典型的区域,向为学界所重视.本文选取陕南秦巴山区,以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为例,考察该区域的生态环境演变与社会经济变迁之间的有机联系与互动关系,既有助于深化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同时亦对中国生态环境史建设或有补遗之意义。
  • 摘要:灾害历史资料的分析和整理对于灾害史研究极为重要,资料是否全面和可靠决定着研究结论的正确与否.我国的灾害历史资料主要集中在二十五史"五行志"(有的称"灾异志"或"灵征志")中.明代陕西地域大致包括今陕西、甘肃和宁夏三省(区),除秦岭以南属亚热带湿润气候以外,其余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气候,干旱少雨、降水变率大是其共同气候特征。通过对明代陕西地区旱灾历史资料的整理,从而探讨历史时期灾害发生的特征和时空变化规律,为陕西地区的气候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 摘要:本文在对明清荒政书进行细致梳理的基础上,综汇《清实录》及《清会典》等制度史的基本史料,首次尝试对清代勘灾程序中的重要环节—审户程序进行论述,清代各灾区在灾后实施赈济时,绝大部分灾区能够顺利推行赈灾措施,并取得良好的赈灾成效,反映了审户图册数据的准确性及重要性。现当代救灾得益于发达的交通及通信技术,灾情得以及时上传、救灾物资及时运达发放,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灾害的危害程度,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对官方及民间的救灾工作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 摘要:本文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的清代奏折为研究对象,对自乾隆至宣统年间安徽地方官员奏折中涉及的农业灾害进行系统分析,以奏折中的灾害记载作为代表,简述清代安徽农业灾害的类型、特点、影响,并着重探析清政府的救灾应对情况。
  • 摘要:通过介绍汉代以前的地震灾害,分别从西汉不同的历史阶段分析了地震灾害和灾异思想,灾异思想从武帝时董仲舒提出到王莽代汉革命,其间皇帝公卿参与其中,行事极为凶险。能够警戒人君的灾异思想因其巨大的政治影响,逐渐讳而不论,走人神秘主义的行列,儒生也因之放弃以灾异劝诫人君的想法。但就其初衷而言,实属迫不得已。
  • 摘要:自然灾害及其防御、应对,是人类面临的永恒的难题.在某种程度上,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与各种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历史.每当灾害突然袭来,人类都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避灾、防灾、抗灾的意识、措施、制度也随之诞生并日趋完善.为从多学科的视角研究西南灾荒与民族区域社会变迁的内在联系,发掘西南各民族应对灾荒的措施及经验,促进西南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减灾专业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云南大学历史系联合举办的“西南灾荒与社会变迁”暨第七届中国灾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8月20-23日在云南大学科学馆隆重召开。在为期两天的专题讨论中,围绕“西南灾荒与社会变迁”研究的主题,分“环境灾害史”、“灾荒史文献研究”、“环境疾病史”、“西南灾荒与社会变迁”、“灾荒与贩济”等专题展开了多视角、跨学科的高水平学术讨论,着重探讨了灾害史、环境疾病史、赈灾史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其实证途径。
  • 摘要:2010年2月,笔者作为云南省第四批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被下派到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石羊镇杨家箐村委会.从近半年的调查结果来看,部分烤烟种植较为发达的山区半山区,这些地方的人畜饮水困难,除了自然因素外,在山区大规模种植烤烟,并用柴烘烤烤烟导致森林大部分被破坏,山林涵养水土的能力下降,也是导致人饮水困难的重要因素。指出只有适时调整农林产业结构,做到产业与环境协调发展;在不能完全调整产业结构之前,要找出一条解决林、烟种植矛盾的切实可行之路,对烤烟生产进行生态补偿与资源补偿,假若只注意烤烟生产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它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此种发展模式无疑是一种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模式。
  • 摘要:云南省是我国自然环境最复杂的省区之一.通过介绍1925年云南霜灾的发生特点,分别从人口损耗、贫困和发展、贸易入超、社会秩序、灾民心理受损等方面介绍了其社会影响,本次霜灾虽然有成灾快、范围广、破坏性大等特征,但其之所以能造成如此重大的危害与人祸颇有关联。本次霜灾发生时,正逢滇省社会动荡,灾害频繁,仓储空虚,财政拮据,加之政府救济不力,民间应灾能力极为低下,因此霜灾的巨大破坏性凸显无疑,这些人祸加剧了霜灾的危害性。因此,在应对天灾时,避免人祸当是防灾、救灾、减灾最重要的举措。
  • 摘要:血吸虫病在湖南洞庭湖区广泛流行与传播,是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自然因素为血吸虫提供了基本的滋生环境,而社会经济因素则为血吸虫病提供了广泛的流行途径.详细总结了1949-1965年湖南洞庭湖区血吸虫病流行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指出湖南洞庭湖区群众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一些陋习,为血吸虫病流行与传播提供了条件,促进了血吸虫病在该区域流行与传播。
  • 摘要:在介绍历史上的麻风病与古印度麻风病在中国的传播的基础上,分析了麻风病的传播与汉唐间中印佛教应对措施的差别,根据以往发生该病的统计资料和现代传染病研究的成果表明,麻风病的传播有几大显著的特点:在分布上,麻风病有呈点状、集簇性传染蔓延的特征;麻风病多沿气温高的地区分布;在北半球,麻风病的分布是热带比温带多,南方比北方分布广,沿海或沿江平原比内陆山区多;以麻风病感染者的年龄看,青少年发病较多,而且在性别上以男性为多,今天中国麻风病的多发区和中等发病区,实际上都是历史上佛教高度发展的地区。正因为历史上医疗卫生事业的落后和对佛寺这种大众公共场所的不合适开放政策,才使得麻风病及麻风杆菌仍遗患至今。所以,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盲目引进一种外来的宗教意识,而不顾产生这种宗教意识的背景,是会付出沉重代价的。
  • 摘要:1946年,湖南多种传染病流行,疫灾肆虐,是民国时期疫灾极其严重的年份之一.本文通过介绍1946年湖南的疫情概况,并分别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方面总结了湖南疫灾的成因,省政府以“救灾第一”为“重点政治”,省卫生处回隶省政府,加强卫生行政力量,建立隔离病院,设立检疫站等措施,使得省政府的防治措施基本控制了该年疫病的流行。
  • 摘要:人类历史上经常可以看到瘟疫的踪影,它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有着极强的传染性与致命性,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苦难.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湖南,天灾人祸,瘟疫连年流行,疫灾从未间断,主要有鼠疫、霍乱、天花、麻疹、伤寒、痢疾、疟疾、流脑、白喉等.本文根据《湖南国民日报》、《大公报》(长沙)、档案材料、部分县志及有关文献等资料,重点搜集整理了这一时期湖南瘟疫暴发流行概况,而湘省疫病的流行与泛滥,与其地理环境和这一时期自然灾害、战乱等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疫灾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纵观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湖南省每次的疫灾,无不与灾害、兵乱等因素息息相关。瘟疫与水、旱、虫灾以及饥荒、战乱等的同时发生,加重了疫灾的烈度,形成恶性循环,民众遭受了深重的灾难和痛苦,对湘省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产生重大的影响。
  • 摘要:在今天,随着世界人口和经济的不断增长,生态灾难这个人们不太熟悉的概念越来越频繁地进入人类的视野,并且也对人类的生活越来越多地产生着极具破坏力的影响.本文在介绍生态灾难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其社会成因,总结了其历史演变趋势,鉴于生态灾难对人类社会越来越大的威胁,开展生态灾难的研究已经成为非常急迫的时代任务与社会责任,其中特别是开展生态灾难的控制研究更为重要。
  •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多自然灾害的国家.干旱、地震、洪水以及次生灾害频发,这是我国地理环境特殊造成的.黄河和海河流域各省及新疆、内蒙、辽西地区,正是从北非撒哈拉沙漠开始,走向西南至东北的亚非干燥带的东翼.本文分别从干旱、地震灾害、洪水等自然灾害进行了考证,指出在太阳活动大变动时期,诸多地球物理因素相应变化,17世纪旱一震一洪灾害链给中国造成严重灾难,这一典型历史灾害事实必须认真加以研究。经考察20世纪中叶太阳活动第19周峰年1957年、1958年以来,经过40多年衰减及北方大旱之后,2004-2005年印度尼西亚连发8.7级、9.3级、8.5级特大地震,2007年、2008年、2009年太阳活动已连续3年极度衰减(R二0 ),2005年珠江先发生特大洪水,2008年汶川又发生8.0级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发生7.4级地震,接着2010年西南大旱,华南、江南多雨,长江出现7万m3/s三峡人库大洪水。现在强暴雨已在35°N上下黄、淮、海流域出现,正是又一旱一震一洪灾害链小规模出现,理应引起大家注意。
  • 摘要:1942年,河南发生了罕见的大旱灾,为了应对灾害,社会各界采取了多种措施.本文拟在简要描述大旱灾况的基础上,重点展开政府应对灾害的阐释.综观这次救荒情况,尽管民国政府的救荒措施的实施状况有许多要检讨之处,但其仍是这次灾害救济的主要依靠,所起的作用占相当大的比例。虽然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民国政府的救灾情况是“雷声大雨点小”,但如果没有政府一系列的救荒措施,灾荒的后果将更不可预料。当然,坦白地说,民国政府的救荒确实存在相当多的不足甚至非常糟糕之处,这一方面和政府的腐败有关。当然,民国时期不稳定的社会环境和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也是其救灾不力的瓶颈所在。事实证明,没有政府的救灾措施,灾害的影响是不可想象的。
  • 摘要:本文依据清代文献,系统梳理从清朝统一新疆到清朝末年(1759-1911年)新疆地区旱灾的发生情况。从史料来分析,旱灾显然北疆多于南疆,东部多于北部。这与南、北疆自然地理特征不同有密切的关系。南疆地区的旱灾在文献中记录有光绪时期发生在喀什噶尔地区的2次和焉耆发生1次,远远少于北疆和东部地区,与文献遗漏或无记录等有关。但从总的旱情来看,旱灾的发生在时间上有连续性,在空间上有地域集中性。干旱持久、地域性强是新疆旱灾的特点。
  • 摘要: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山西南部突然发生8级大地震,一时间地动山摇、房屋倒塌.这次强烈地震,使得包括河南北部和陕西东部在内的28个州县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共有125个州县记载了这次地震的破坏状况及有震感情况.本文拟在前人的基础上,以平阳府内受灾最重的临汾、襄陵、洪洞和浮山等县的重建进程为中心,论述1695年临汾大地震对区域社会发展的潜在影响。
  • 摘要:从目前古史古文化研究来看,自甘青黄土高原进入中原的氐羌民族,在中华民族文明起源、文明崛起之初,在先民应对自然环境挑战——适应环境、认识灾害、顺应自然的过程中,对于整个中华文化和灾害环境意识的形成贡献非常重大.氐羌民族在中原发展壮大,继而北出燕赵、东下海岱,南趋江淮,与各地氏族部族交流融和,并回拜祁连,顺三江下岷邛大凉、横断山脉,与西北西南氐羌系各宗族往来融合,实现黄河文化与西南川滇高原的大交融.如果说现在研究中原先民争取生存和发展、应对自然灾害及其原始宗教和祭祀文化,只能从先秦文献、秦汉典籍与某些石刻记录中去探寻的话,那么西南氐羌支系民族的许多有关崇拜活动,则是几千年来中国灾害文化或民俗文化的活化石.
  • 摘要:通过介绍云南省农村穿斗式木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总结了其结构特点,云南省在广大农村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运用“五个结合”原则,地震中他家的房屋仅仅只是墙体有几处细小的裂痕,其他一切正常,尤其是梁、架、柱完好无损。
  • 摘要:本文选取清至民国时期的云南为研究对象,试图在揭示该地区地震灾害时空分布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地方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应对举措,结果表明清至民国三百余年间云南地区遭受了较为频繁的地震灾害,就其时空分布特点而言,主要表现为破坏性地震频次高,地域范围广。由于云南距京师遥远,官方救灾多有迁延,效果有限,应对地震灾害,维护地方社会的稳定与安宁,更多依赖于地方政府的廉吏以及地方绅商。特别是民国以后,民间力量进一步崛起,在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以地方府、州、县为代表的行政力量在灾后重建中还起到了主导性、关键性的作用。而民间社会虔心祈祷、娠济灾民等一系列消极或积极的应对措施也是值得关注、引起重视的。必须综合考量地方政府与民间社会两个层面在地震发生前后的应对举措,分析讨论社会应对才能更合理、充分地观照其现实意义。
  • 摘要:云南东川是中国乃至世界近代史上泥石流最多发的地区,有"世界泥石流天然博物馆"之称.境内的小江流域更是泥石流的多发地带.小江是金沙江南岸的一条支流,全长138.2公里,发源于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清水湖,流经寻甸、东川,最后注入金沙江.以往对东川小江流域泥石流灾害的研究主要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出发,从地质、地貌、土壤、气候、植被等人手进行分析。本文试从人文科学的角度,对清代以来小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变迁与泥石流发生的原因作一些初步的探讨,笔者认为,小江流域频繁的泥石流灾害有地质、气候、土壤和地震等自然原因,更有过度的矿业开发以及由过度的矿业开发所带来的畸形的人口膨胀、土地利用、城镇发展等人文方面的原因,归根到底是脆弱自然生态环境之下过度的矿业开发所引发的自然灾害。
  • 摘要:仓储是我国古代传统社会救济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始于宋,清代渐趋完善.在对清代灾荒史的研究中,学者们多关注江南和两湖地区的仓储制度,对清代云南仓储的研究则着墨不多,比较系统的研究仅有王水乔的《清代云南的仓储制度》一文.清代云南的仓储通过贩恤、平巢等手段,对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发挥过积极作用。而士绅则在仓储的修建、运作和筹办积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介绍清代云南士绅阶层的发展,探究了士绅与清代云南仓储的修建和积储,指出士绅在控制义仓、社仓的基础之上,已经开始涉足本来应该由官方负责的修建仓储、采办积谷等事宜,对官方的决定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还起到了对官府行为的监督作用。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