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符号化政治——并以文革时期符号象征秩序为例
【6h】

符号化政治——并以文革时期符号象征秩序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文化大革命:史实与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革研究的现状

三、理论与分析框架

第一部分符号化:关于政治符号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

第一章缘起:政治生活中的符号现象

第一节从符号到政治符号的产生

第二节符号宰制:从符号与象征的涵义出发

第三节符号与社会现实的一般关系

第四节符号活动的政治之维

第二章意识形态与政治符号:基础还是上层建筑?

第一节意识形态:从人的主体建构出发

第二节意识形态与符号体系

第三节符号: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

第二部分文革时期符号化政治

第三章文革时期政治符号的生成背景

第一节时间之维:面对过去还是未来的乌托邦承诺?

第二节空间之维:自动本质化的东西方

第三节运动之维:一种不断革命的意识

第四章“家”的政治:文革时期政治符号秩序的构造

第一节“家”:中国政治与文化的寓言

第二节父权:“家”的政治中的权力纽结点

第五章文革时期政治符号的生成方式与表现形式

第一节文革时期政治符号的生成方式

第二节文革时期政治符号的表现形式

第六章结论:符号化政治——表达性现实与客观性现实

主要参考材料

后记

论文独创性声明和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展开▼

摘要

该论文是运用符号学理论于文革研究的初步尝试.比较以往的文革研究,该文将研究的重点放在文革时期大量出现的政治符号现象上.尽管政治符号现象一直存在于政治生活当中,但在过去的政治学研究中并没有予以充分的重视.所以,该文的写作分两大部分展开:在第一部分,着重探讨了有关政治符号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它是对文革时期政治进行分析的理论前提.此一部分共分两章.第一章旨在对政治生活中大量存在的符号现象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政治学的分析应当将对政治符号的分析包括进来;第二章则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探讨了政治符号与社会现实政治之间的关系以及具体的作用方式,提出政治符号是意识形态具体化的结果,它是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理论的具体应用,详细地分析文革时期的政治符号现象.此部分共分四章.第三章从时间、空间和运动三个纬度探讨了文革时期政治符号的生成背景,提出指向未来的乌托邦政治理想、自动本质化的东西方以及不断革命的政治意识构成了文革时期政治符号主基调;第四章将研究的重点放在文革时期政治符号的秩序构造之上,结论是文革时期的政治符号是围绕着建设

著录项

  • 作者

    金鹏;

  •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

  • 授予单位 复旦大学;
  • 学科 政治学理论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林尚立;
  • 年度 2002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政论;
  • 关键词

    政治; 符号化; 文革;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