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汪康年:游走于政治与职业之间的晚清报人
【6h】

汪康年:游走于政治与职业之间的晚清报人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从怎样的角度认识汪康年

第一章《时务报》:群聚以讲习时务

第二章《时务日报》和《中外日报》:转圜时务,广牖见闻

第三章《京报》:以言救人国

第四章双重视野下形成的报刊思想

第五章在夹缝中求报纸之生存与独立

结语近代中国政治性报刊的两种路径选择

引用:

参考文献:

后记

论文独创性声明及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展开▼

摘要

与梁启超“政治家办报”不同,汪康年是以民间报人的身份登上历史和政治舞台的。 从参与创办《时务报》起,汪康年几乎一直以办报为业。他创办并主持的报刊,包括《时务报》和《昌言报》、《时务日报》和《中外日报》、《京报》、《刍言报》,此外,他还参与了远东通信社的运作,可以说,汪康年选择了“办报”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在生命成熟后最具风采的后半辈子,报刊事业是汪康年生命的主线。 在办报生涯中,汪康年在政治理想与职业追求之间不断游移:一方面,他有呼吁“自改革”的政治理想;另一方面,他执着于新闻事业,对信息传播及报刊事业本身有一定的关注。这正是汪康年的独特之处,即,与同时代的人相比,他开始有了一定的职业观照。 正因为如此,汪康年创办了像《时务日报》和《中外日报》这样独特类型的报纸,它们既不同于《时务报》这样的政论杂志,又不同于《申报》这样的商业性报刊,而更接近于我们今天所谓的“政企合一型”报刊。 并且,在报刊观念上,汪康年也开始触及现代报刊的一些职业特质。因此,可以说,汪康年代表了中国新闻史上一种独特的报人类型。他在《时务报》和《时务日报》时期的办报实践,则是对于政治性报刊模式的两种不同探索。

著录项

  • 作者

    杨娟;

  •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

  • 授予单位 复旦大学;
  • 学科 传播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黄旦;
  • 年度 200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新闻事业史;
  • 关键词

    汪康年; 晚清报人; 报业;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