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话题链语篇构建机制的多角度研究
【6h】

话题链语篇构建机制的多角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论

1.1 缘起与问题的提出

1.1.1 缘起

1.1.2 问题的提出

1.2 话题研究概述

1.3 话题链研究简述及本文的操作性定义

1.3.1 话题链研究简述

1.3.2 本文为"话题链"所下的操作性定义

1.4 本文的理论基础、研究思路与语料来源

1.4.1 本文的理论基础

1.4.2 本文的研究取向与方法

1.4.3 本文的语料来源

1.5 本文的结构

第二章 话题链的语符标记分析

2.1 元认知与元话语

2.1.1 元认知的内涵

2.1.2 元话语及元话语标记语

2.2 话题链的链际衔接手段

2.2.1 元话语标记语作为链际衔接的手段

2.2.2 可用作链际衔接手段的逻辑衔接语

2.3 话题链的链内衔接手段

2.3.1 作为话题链链内标记的意向动词

2.3.2 作为话题链链内标记的言说动词

2.4 话题链的递归套叠及其解析

第三章 话题链组配形式的认知分析

3.1 言语研究的认知性转向

3.2 元认知机制与话题链的典型形式的分类

3.2.1 意识与话语的二重性

3.2.2 元认知调控机制的两种状态与话题链的两类典型形式

3.3 元认知在话题链的形成与维护中的作用

3.3.1 元认知的前调节及其在话语层面的表现

3.3.2 元认知的后调节及其在话语层面的表现

3.3.3 不成功的后调节及其话语表现

第四章 话题链的信息结构分析

4.1 信息结构思想的发展及信息结构的内涵

4.1.1 信息结构思想的发展

4.1.2 Lambrecht对信息结构的定义

4.2 信息结构理论框架及相关分析

4.2.1 信息结构范畴

4.2.2 信息结构中命题的分层激活

4.2.3 信息安排原则

4.3 话题链的层级结构与基本话语层话题链的延展

4.3.1 话题链的层级结构

4.3.2 基本话语层的话题链延展分析

4.3.3 对偏误性的话题链延展的分析

4.4 余论

第五章 话题链研究的篇章功能

5.1 作为意识镜像的语篇

5.2 话题链结构与语篇分析

5.2.1 话题链结构分析的操作示例

5.2.2 话题链建构的句法手段

第六章 结语

6.1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具有新意的方面

6.2 本文的基本价值

6.3 本文的缺陷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常用分析符号示例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文是一项偏向应用的研究,试图对话语中的话题链展开多角度分析。话语生成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动态过程,在此过程中,人类的认知心理始终在发挥制约作用。首先表现在元认知机能对话语的监控、评价与调节。每一个自然话语片段都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即元话语层和基本话语层,前者主要表现为元话语标记语,而后者主要表现为一系列的话题链。可以说,话语生成的过程,就是在元认知的监控调节下,组配、延展话题的过程,也即是话题链的延展、生长的过程。基本话语层除了受元认知的调控,还受到认知图式的制约。本文主要考察了话题链的衔接、组配情况,对链际和链内的衔接手段进行了比较细致的描写和归纳,并从元认知和认知的角度讨论了话题链的组配机制,重点讨论了元认知在话题链的形成和维护中的作用,并分析了留学生习作中话题链建构的偏误现象。另外,本文还从信息结构的角度,对话题链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汉语的话语建构及语篇修辞研究提供些许帮助。本文共六章,其中第二章到第四章等三个部分是本文的主体。第一章为引论,介绍了本文的写作缘起、理论基础、研究思路与方法,并说明了语料来源。此外,我们还总结了留学生习作中反映在话题链延展方面的六个主要问题;并对常规的“话题链”定义进行修订,提出了本文的操作性定义。第二章讨论了话题链的语符标记问题。本章先介绍了元认知及元话语的相关理论观点,然后对元话语标记语的内涵、元话语和逻辑衔接语等予以说明,在此基础上,考察了话题链的链际衔接手段。此外,本章还依据对《汉语动词用法词典》的细致检索,对于能用作话题链链内标记的意向动词与言说动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分类。第三章依据认知与元认知的相关理论,重点考察了话题链的组配形式及其形式表现。本章先根据元认知调控的状态,演绎性地分析了话题链的结构类型,在此基础上,着重讨论元认知的前调节与后调节现象及其在话语层面的表现,此外还分析了留学生习作中出现的不成功的后调节现象。第四章是从信息结构角度对话题链展开的分析。本章先就Lambrecht的信息结构理论进行了比较细致的介绍,然后据此对话题的语用特点作出分析,并特别讨论了留学生习作中话题设置的偏误现象。此外,本章还探讨了话题链的层级结构及其延展情况。需要说明的是,限于能力和精力的不足,本章对于理论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对语言事实的分析还相当肤浅,对此,本人深感羞愧、痛心。第五章讨论了话题链研究的篇章功能,并提供了话题链结构的分析示例,此外,还简单分析了意向动词、关系小句、状语从句等常用的话题链衔接配列手段。第六章为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说明了本项研究的意义、缺陷和不足以及将来的努力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