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慢性鼻-鼻窦炎鼻窦粘膜细菌生物膜与Treg/Th17细胞功能失平衡的实验研究
【6h】

慢性鼻-鼻窦炎鼻窦粘膜细菌生物膜与Treg/Th17细胞功能失平衡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以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窦粘膜中细菌生物膜的形态特点,研究细菌生物膜在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中的阳性率,研究术前症状学SNOT-20评分、术前CT评分、术前药物治疗、是否伴有鼻息肉/息肉样变、是否伴有过敏性鼻炎、病程长短、有无鼻窦手术史等与细菌生物膜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2008年10月至2008年12月来我科就诊行鼻内镜手术的31例患者,其中包括27例符合EPOS-2007(EuropeanPositionPaperonRhinosinusitisandNasalPolyps2007)所提供诊断建议的慢性鼻一鼻窦炎患者,2例鼻咽纤维血管瘤患者,1例脑脊液鼻漏患者和1例单纯上颌窦囊肿患者。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包括既往有无鼻窦手术史,术前一月内有无使用激素类喷鼻剂或口服制剂,术前一月内有无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是否伴有过敏性鼻炎等,对患者的慢性鼻-鼻窦炎症状进行SNOT-20评分;体格检查确定是否伴有鼻息肉;对术前鼻窦CT进行Lund-Mackay评分。次日行标准鼻内镜手术,术中取前筛或者后筛窦腔粘膜,2小时内以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菌生物膜形态特点,并根据其分布密度进行评分。
   所得数据及资料以SPSS11.5进行统计学分析:术前药物治疗、是否伴有鼻息肉/息肉样变或过敏性鼻炎、有无鼻窦手术史与细菌生物膜的相关性采用确切四格表检验法;术前症状学SNOT-20评分、术前CT评分、病程长短与细菌生物膜的相关性研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设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以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菌生物膜可以见到,在5~10um大小的鼻窦粘膜细胞周围,直径为0.5~2um、棒状或球形呈现绿色荧光的活菌聚集成微群落,被云雾状的同样呈现绿色荧光的胞外多糖类物质紧密包绕。
   4例非慢性鼻一鼻窦炎患者中细菌生物膜均为阴性;27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中细菌生物膜阳性者为16例,占59.26%。细菌生物膜与术前是否应用激素类喷鼻剂或抗生素类药物、是否有鼻窦手术史以及是否伴有过敏性鼻炎或鼻息肉/息肉样变的相关性比较P值最小期望值均为1;术前症状学SNOT-20评分、术前标本侧鼻窦CT评分、病程长短(年)与细菌生物膜评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的P值分别为0.000、0.016和0.011,均<0.05。
   结论:
   细菌生物膜在慢性鼻一鼻窦炎患者鼻窦粘膜中的阳性率为59.26%,其存在与否与术前是否应用激素类喷鼻剂或抗生素类药物、是否有鼻窦手术史以及是否伴有过敏性鼻炎或鼻息肉/息肉样变均无相关性,提示细菌生物膜不受以上因素影响,但是其与术前症状学评分、术前鼻窦CT评分、病程长短具有相关性,术前CT提示鼻窦炎症严重和病程较长、症状较重的患者常呈现细菌生物膜阳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